#历史开讲#

朱元璋悲苦故事 朱元璋悲惨的童年生活(1)

朱元璋 字国瑞

曾用名朱重八

生于微末 起于草莽 经历了人生40年的起伏,打败了一个又一个枭雄

终于在40岁时登基称帝 建国大明。大明王朝这27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因他缓缓拉开

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平民百姓的身份登上帝王的人,用现在的话就是一个打工仔历经磨难终成公司CEO的故事,纵观朱元璋的一生或许正应了孟子的话:天降价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微末:

朱元璋生于安徽凤阳,幼时朱元璋只是地主家的一个放牛娃,祖辈三代都是给地主打工的的佃户,政治成分非常干净。现在的他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吃饱饭,顿顿能吃上大饼.多么朴实的一个梦想,可就是这个简简单单的梦想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就是一个奢望。如果说没有接下来发生的事,或许就没有大明王朝。可惜历史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如果。

朱元璋16岁那年,淮河区域大旱,再加上瘟疫肆虐,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先后去世,几天内接连至亲离世,对于年少的朱元璋来说是打击不可谓不大,家徒四壁的朱元璋连埋葬双亲的墓地都没有,只能把自己卖身给地主,才给父母换得一方安息之地。而来到地主家的朱元璋因为地主佛门还愿,便把朱元璋送到了皇觉寺当了一个小沙弥。

朱元璋悲苦故事 朱元璋悲惨的童年生活(2)

经过了双亲去世,几经打折的朱元璋来到皇觉寺倒不觉得当和尚有什么不好,至少可以吃饱啊,带着对吃饱的憧憬,朱元璋成了皇觉寺的和尚。可是命运的黑手似乎觉得对这个少年的磨炼似乎还不够,很快由于灾情如火,皇觉寺也没有了粮食,所有和尚都得出去游方化缘(实际上也就是乞讨)就这样,朱元璋踏上了云游的道路,化缘的过程中,朱元璋经历风餐露宿,与狗抢食,受尽了各种白眼,终于在三年后,朱元璋再次回到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

朱元璋悲苦故事 朱元璋悲惨的童年生活(3)

回到皇觉寺的朱元璋想着沿途看到的反元红巾军,对元朝朝廷的充满愤恨的他却从未想过加入义军,只想踏踏实实的做个和尚,可是这时命运黑手又一次的拨弄了朱元璋的命运,他在皇觉寺的时候接到了儿时汤河的书信,信得大致意思是:兄弟,我现在是义军的千总了,你别在寺里当和尚了,来起义军这里,我们一起吃肉喝酒。原本朱元璋是不打算去起义军的,原因现在听起来很简单,那就是怕死,但是寺里的其他和尚知道这件事后,居然要告密揭发朱元璋跟起义军私通,就这样朱元璋为了活命只得连夜逃跑去投奔义军。

我估计朱元璋心里也是气啊,好不容易刚安定下来有口饭吃,结果又得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可是他哪里又曾想到,正是因为他这一逃,自己人生的命运终于迎来了转折点,命运女神的微笑终于对他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