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机会

1、政策利好惠及新能源汽车换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充电模式诸多问题难以解决,推广受阻,政策逐渐向换电模式倾斜,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政策,落脚点主要集中在推广换电模式应用、鼓励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支持换电站建设、研究制定换电领域国家标准、加大换电车型补贴力度等方面。

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不同场景细化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并鼓励向V2G、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快充转型;加强充换电技术创新与标准支撑;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完善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推进机制,加强保障型、大功率、车网互动型充换电设施补贴,补贴向优质场站倾斜。

2022年以来,相关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换电支持政策逐步完善。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并且 8 月 18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再延期实施至 2023 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快速扩张态势,这也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补能需求,为换电领域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部分新能源汽车换电政策梳理(国家)

政策

内容

《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十四五期间要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去年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换电模式的新能源车纳入无门槛补贴的范畴,以鼓励换电商业模式的发展。随后,换电站被当作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

该标准是中国汽车行业在换电模式领域制定的首个基础通用的国家标准,对可换电电动汽车的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均作出了相关规定。

《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针对不同场景细化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并鼓励向V2G、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快充转型;加强充换电技术创新与标准支撑;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完善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推进机制,加强保障型、大功率、车网互动型充换电设施补贴,补贴向优质场站倾斜。

《关于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鼓励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推动农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的通知》

便利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补贴政策,支持依托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路灯等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引导企事业单位按不低于现有停车位数量10%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氮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支持动力电池梯次产品在储能、备能、充换电等领域创新应用等。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告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 但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服制。提到“大力发展换电模式”。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版本》

提出遵循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原则,并对费力动力电池组综合利用细化了具体实施要求。强调充电与换电都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方式,各有优势,鼓励电能补给模式共同发展。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起售价30万元以上(含30万)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补贴,但支持换电模式的车辆例外,以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政策补贴的通知》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18年的基础上退坡超过50%,并取缔“地补”,改为补贴充换电基础设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6月26日新的补贴政策开始实施。

资料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从2019年开始对换电领域频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以及行业标准,发展方向由“充电为主”转变为“充换结合”,驱动换电产业快速推进,以北京为例,《“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匹配、充换电设施高效有序利用、跨部门一体化协同、行业实现数智化升级的充换电设施体系。

部分新能源汽车换电政策梳理(地方)

地方

政策

内容

江苏省

《江苏省新能源汽 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

首次对新能源汽车换电站选址依据、质量安全、运营规范、电池标准、车(站)互通互换、验收方法安全监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海南省

《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实施方案》

对符合条件的出租车、中重型卡车等试点项目一次性给予200万元或400万元奖励,力争2022年全省累计推广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5000辆。

青海省

《青海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充电调青海省峰作用,到2025年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

上海市

《关于本市进一步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加快制定换电车型、换电设备、换电场站建设标准,打破换电技术跨品牌、应用壁垒,推动专用车辆和乘用车等主要应用领域形成统一的换电标准。

北京市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匹配、充换电设施高效有序利用、跨部门一体化协同、行业实现数智化升级的充换电设施体系。

深圳市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

开展全市综合能源补给站布局规划研究,重点提升高速深圳市公路服务区充换电、加气、加氢等综合服务能力。

新疆省

《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建成投运不少于150个城市新疆省(城际)公共充换电站。到2025年,全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苏州市

《苏州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规划》

“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建122座换电站,其中市区75座、张家港市6座、常熟市12座、太仓市18座、昆山市11座。

东莞市

《东莞市汽车能源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新增建设充换电设施10.8万台,到2025年充电设施累计建设总量达12万台。其中,新增私人车自用桩6.67万个,实现车桩比1.2:1;新增社会公共充电桩2.84万个,专用充电桩0.71万个。

沈阳市

《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辽宁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

对投资建设并投入运营的公共换电设施,按照换电设施600元/千瓦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换电设施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座;对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公共或对外开放的换电设施经营企业,按照0.1元/千瓦时给予运营补贴。

重庆市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方案》

对提供共享换电技术服务,并运营多品牌多车型的巡游出租、网约出租换电站,按换电设备充电模块额定充电功率,给予400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单站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中重型卡车换电站,按换电设备充电模块额定充电功率,给予400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单站补贴最高不超过80万元。

广州市

《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加快构建换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到2025年换电站达到400个。

安徽省

《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建成换电站180座,实现新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公务出行、城市物流、

玉环市

《玉环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鼓励换电设施建设。到2025年,建议目标建成公共领域充换电站274座,规划发展布局100%落实规划发展目标。

四川省

《“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2—2025年)》

2022年起,四川省(除特殊地区外)新增和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鼓励有条件的市(州)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支持在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工程、环卫、港口、矿山等公共领域率先推进换电应用。

包头市

《包头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

对充换电频率有较高需求的领域,支持在沿途合法建设用地适当配建充换电站。对于电厂、钢铁、有色、矿区等应用场景,每150辆换电重卡至少配套建设一座重卡换电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

按换电设备充电模块额定充电功率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补贴标准为1500元/千瓦,单个站点补贴上限为40万元。按实际充电量对换电运营商给予运营补贴,补贴标准为0.14元/千瓦时。

潍坊市

《潍坊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到2025年,公共领域新增充换电站365座、充电桩8812台;专用领域新增专用充换电站105座、充电桩3188台。

武汉市

《武汉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3年)》

到2023年底,全市累计推广换电新能源汽车18000辆,建成换电站100座(按单车道计算)。对2023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运的换电站给予15%的实际投资奖励。

资料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2、大量资本涌入新能源汽车换电赛道

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除了蔚来、宁德时代,换电模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巨头入局,有传统能源巨头、有车企、也有动力电池企业。创投通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换电赛道已有7家企业完成共8起融资,各方看好新能源汽车换电赛道的发展,大量资本涌入,利好换电模式。一方面,以北汽、蔚来、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为代表的主机厂投入增大,各大车厂先后进入换电领域,加快换电车型推出和量产,并且有计划地推进换电站布局,同时,以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为代表的央企,以奥动新能源、杭州伯坦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商加快换电站建设,积极与主机厂合作,推进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展换电站建设、运营工作。

各类资本换电布局

品牌名称

介绍

蔚来

蔚来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布局4000 座换电站,“电区房”覆盖率超过90%,并累计建成168条目的地加电路线。在高速换电网络建设方面,蔚来将在2025年建成全面覆盖“九纵九横十九大城市群”的高速换电网络。

奥动新能源

2021年5月宣布将在5年内完成10000座换电站投建,达到1000万辆以上的换电车辆服务能力,并与北汽新能源、中石化等建立合作关系。

伯坦科技

截至2021年11月,伯坦科技换电站已达107座,与时空电动、东风汽车等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

协鑫能科

计划2022年服务3-5万辆换电车辆,在2025年前建设换电站6000座。提出全域电动化物流补能解决平台,与多家物流平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

中石化

截至2021年12月,中石化已拥有65座换电站,“十四五”期间,与奥动与蔚来合作,中石化将规划建设换电站5000座。

北汽

2020年,北汽新能源加速了换电模式的布局和推广,与国网电动汽车和法电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市场深耕、储能项目应用及V2G等前瞻技术探索。北汽集团已在19个城市建成并启用了187座换电站,投入运营的换电车辆达1.8万辆。

比亚迪

2022年3月,比亚迪成立重庆新景腾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入局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

宁德时代

2022年1月发布EVOGO乐行换电进入换电领域,目标在3年内打造全球最大的换电网络,作为锂电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正在逐步完成B端到C端的模式转变,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目标车型定价在12到18 万元之间。

长安汽车

在充换电技术和补能生态布局上,长安汽车将与国家电网、奥动等战略合作伙伴,围绕用户补能痛点,开发先进的快充及换电技术,试点光储充一体的补能中心,为用户打造一站式绿色补能服务生态。

贵州金元

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159座重卡换电站的建设,预计服务10257辆换电重卡。

能辉科技

2022 年2月完成了无轨智能重卡换电机器人小蚁的开发,可以完成25米内的精确定位。

科大智能

工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换电方面已经完成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充配电设备的自主研发,换电站整套方案已经迭代至五代,60秒内即可完成一次换电。

青海国实

2021年7月完成了侧换式重卡换电站的研发。

瀚川智能

瀚川智能日前发布公告,公司拟进行不超过10亿元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募资拟用于智能换电设备生产建设项目、智能电动化汽车部件智能装备生产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全路程

物流车资产运营服务商全路程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路程”)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换电车赛道产能提升、技术研发、市场团队扩充。

吉利

2022年1月与力帆合资成立换电新品牌睿蓝汽车,吉利负责换电车型的研发而力帆科技负责充换电设施的布局,预计到2025年吉利将建成5000座换电站覆盖100 个核心城市。

资料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另一方面,提供换电服务的厂商也被各路资本青睐有加。专注商用车换电的奥动新能源在2021年9月完成15亿元B轮融资,中石化、蚁米创投领投, KIP资本、春阳资产、粵商创投跟投。2022年5月,其对外公布,公司C轮融资近期即将启动,IPO筹备工作也已经开始推动。零碳绿能交通综合服务商启源芯动力2022年8月也宣布完成10亿元A轮股权融资,该笔股权融资是启源芯动力成立以来最大单笔融资。

2022年新能源汽车换电赛道投融资情况

企业名称

融资时间

融资轮次

融资金额

投资方

所属领域

领充新能源

2022/2/24

Pre-A轮

5000万

正轩科技、清研陆石投资等

电动汽车充换电

智锂物联

2022/3/23

Pre-A轮

数千万

未披露

重卡换电运营

蔚能电池

2022/6/7

C轮

未披露

正奇金融、粤财基金等

电动汽车充换电

启源芯动力

2022/8/17

A轮

10亿

未披露

电动汽车换电

2022/1/28

Pre-A轮

数千万

宁德时代

电动汽车换电

奥动新能源

2022/6/10

C轮

未披露

未披露

电动汽车换电

泽清新能源

2022/1/26

未披露

未披露

合肥高投

电动汽车换电

绿舟科技

2022/8/18

A 轮

数千万

同创伟业、中天汇富

电动汽车换电

资料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3、公共领域对于换电需求集中度较高

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水平仍需车主等待较长时间完成电量的全部充满,尤其是重卡等电池容量较大、长途运输的重资产属性车型决定其要求高出行率、快速回收回成本等因素充电压力更大,再加上老旧小区充电桩无法安装、极端天气充电频率加大等问题,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公共服务用车运营属性强、运营成本敏感、固定里程需求,换电潜在需求规模庞大,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及商用车市场换电站需求将双双突破1.5万座。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竞争对手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SWOT分析)(1)

资料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四)威胁

1、新能源换电汽车普及率的威胁

目前国内燃油车的普及率已经很高,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换电汽车的市场认可程度并不高,2021年国内燃油车保有量达4亿辆以上,而新能源换电汽车保有量为25万辆,市场渗透率仅3.2%,许多对新能源换电汽车了解不深的消费者始终认为传统的燃油汽车动力足、安全性好做工纯熟,相比较下,新能源换电汽车所面临的标准不统一、通用兼容性不强等使得换电模式缺乏大规模普及的基础,导致部分地区换电设施配套跟不上,公共换电设施覆盖率低,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换电站数量仅1582座,远远低于充电桩261.7万台的保有量。

由于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低,迫切需要换电技术的车型占比很小,主机厂参与换电标准制定的积极性有限,车企出于利益考量也不愿意推出标准化电池包,导致标准化电池产品推行面临阻力,从而限制换电站通用性,威胁新能源换电汽车规模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竞争对手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SWOT分析)(2)

资料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五)结论

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SWOT分析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竞争对手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SWOT分析)(3)

资料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小结:

1、内部优势、劣势比较:优势大于劣势

综上,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的优势有:换电产业链成熟、换电厂商的技术已经具备成熟商用的能力和换电模式补能效率高、节约成本,主要劣势有:换电标准不统一、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商业赢利模式难、车电分离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的繁荣发展,行业将很快驶入快车道,在发展中逐渐走向成熟,商业模式逐渐成型,加上电池银行、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逐渐成熟,换电运营商的盈利模式日渐清晰,未来随着规模化布局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外部机遇、威胁比较:机遇大于威胁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大量资本涌入换电赛道和公共领域对于换电需求集中度较高,逐步将换电行业推至上市拐点,加之国内换电技术日趋成熟,用户口碑不断叠加,车电分离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换电模式的大发展时代即将到来,行业机会将远远大于新能源换电汽车普及率的威胁。如何在行业发展初期,准确把握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发展机遇,前瞻性布局,致力于差异化核心能力打造,形成战略高地,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参与者的制胜之道。(LZ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