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州城区出发,沿312国道一路向东,就到了夜村镇。

丹江在这里世代哺育当地村民的同时,也将夜村划分为南北两界。听夜村镇李河滩村老人说,很多年前,这里还没有大桥,村民的生活和经济往来全靠人力跨河运输,北界几十米宽的河滩里,阡陌交错,鸡犬相闻,因当地李姓人多,又被叫做李河滩。

花开花落,岁月匆匆。当时的政府修建了一座钢架结构木板桥面的铁索桥横跨在丹江河上,连接着两岸村民的人情往来和生活需求。

丹江口水库玻璃栈道(记忆中的夜村老吊桥)(1)

记忆中的老吊桥。

对这座桥最早的记忆,便是桥对岸张嘴头集市的味道。妈妈小心翼翼地走在桥上,而在吊桥之下,是湍急的河流。桥面上老旧的木板已经残破,河谷的狂风吹来,整座吊桥晃晃悠悠,小小的我趴在妈妈背上,紧紧抓住她的脖子。小时候总以为是集市上的冰棍、辣条让我战胜对桥的恐惧,直到长大后才明白,那种勇气是只有妈妈才能给的安全感。

2003年3月,一座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与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政府共同出资修建的“南京商州连心桥”代替了曾经的铁索桥,方便了丹江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使我勇敢踏出了新世界。

丹江口水库玻璃栈道(记忆中的夜村老吊桥)(2)

吊桥是连接丹江两岸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交通枢纽。

长大一些,这座桥便成了小伙伴们玩耍的天堂。那时候的我已经步入初中,身边不再只是村里的小伙伴,在广阔的天地里我认识了更多的新朋友,我们相互追逐,穿梭于吊桥之间,也穿过青山绿水,耳边尽是蛙声蝉鸣,我们大哭大笑,快乐成长,在牡丹花海中拥抱着青涩的少年时代。

再长大一些,我从夜村出发,走上商於古道,步入楚河汉界,为寻找更广阔的世界,踏上了更深的求学之路。当我的目光和商州城区的彩虹桥、汉江上的龙岗大桥相遇,被绚烂多彩、宽广宏大的大桥惊得目瞪口呆;当我站在气贯长虹的桥上,凭栏远眺,丹江、汉江的河水翻滚着晶莹的浪花,像桀骜不驯的骏马,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然而,它们始终也没有我记忆中故乡老吊桥的味道。

丹江口水库玻璃栈道(记忆中的夜村老吊桥)(3)

如今,新修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桥将使丹江两岸群众出行更方便、发展路更宽。

2016年11月,商州区人民政府在老吊桥不远处的河面上,开工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桥,桥面宽7米左右,于2017年完工投入使用,解决了丹江两岸近4000人的出行问题。从此,老吊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老吊桥上的故事也成为了遥远的传说。

后来,当我偶然回到老家,清冷的晨雾中,老吊桥像一个“暮年老人”,横亘于河滩上。穿行于摇摇晃晃的桥上,在咯吱咯吱的铁皮声中,倚栏凭眺,冯虚御风。

那一座老吊桥,曾经改善了丹江两岸群众的出行、生活,如今虽然历经风雨,但在许多人心中,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装满了浓浓的记忆、深深的怀恋••••••

丹江口水库玻璃栈道(记忆中的夜村老吊桥)(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