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道文章,学老道养鱼,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

今天养鱼老道给自己鱼缸的小上滤添加了一些滤材,说是滤材有点大题小做了,也就是几块白棉和陶瓷环而已,但是其中很多的细节都会直接牵扯到这个物理过滤效果的好坏,养鱼老道就事论事,仅以我的这些小上滤给大家简答讲解一下一些问题吧。

一、滤材的清洗问题

很多鱼友认为鱼缸和滤材必须要消毒,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养鱼老道家里的15个鱼缸都是直接放水的,根本没有消过什么毒,只是今天购买了一袋子的陶瓷环,因为表面确实太脏了,就把它们放到盆里大体清洗了一下,也就是去去表面的浮灰和一些细微的残渣就是了。

底滤与滴流过滤哪个好(虽然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上滤)(1)

同时我又购买了40斤的陶粒,这个东西还是比较脏的,放到盆里水混的都看不到陶粒了,所以说我们要多清洗几遍,也就是直接使用清水冲洗就可以了,直到水质差不多清澈即可,喜欢干净的朋友可能需要清洗个十来次,不注意细节的,清洗个三五次也没有什么问题的。

二、鱼缸尺寸和滤槽尺寸

我的鱼缸尺寸是80厘米长、40厘米高和宽的,小滤槽因为空间限制,只有20厘米宽、40厘米长、10厘米高,在这种极为袖珍的小滤槽里,我们也只能放置些陶瓷环和滤棉了,连生化棉都无法添加。

那么,为什么不去添加生化棉呢?因为如果是一层白棉,过滤的效果可能不一定就好,而如果铺设三层白棉,再加上生化棉,整个滤槽就满了,那么生化棉底部的水流就会不通畅,所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陶瓷环加白棉的模式。

底滤与滴流过滤哪个好(虽然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上滤)(2)

陶瓷环也就是代替了滤棉底下的滤网罢了,起到了一个加快水流的作用

三、陶瓷环铺设注意问题

在这个小滤槽里,是可以铺设两层陶瓷环、三层滤棉的,在我们铺设陶瓷环的时候,最好是选择无序摆放,这样才会导致滤棉的水流比较分散,滤棉的下水能力比较好。

而且因为滤棉直接放置在陶瓷环上方,所以陶瓷环的铺设应该是中间低,四个角的位置相对高一点,这样子滤棉就会自动铺成一个兜型,能够最大限度的兜住水流

再者,因为这个小滤槽无法添加挡流板,所以我在陶瓷环的最前方,离着下水管最近的位置,加了一根细菌屋,这根细菌屋的主要作用就是起到了能够挡住水流的作用,再一个还有抬高滤棉外角的作用,也可以防止陶瓷环被水流冲走。

底滤与滴流过滤哪个好(虽然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上滤)(3)

四、开泵试水,结果水流过大

全部滤材添加完毕之后,开泵试水,因为这个水泵是15瓦的,功率有点大,大约20分钟以后,就发生了溢流的现象,这就说明要么是我们的下水孔眼过小,要么就是我们的水流过大,这个时候最上层的滤棉都是泡在水里了,那么这个物理过滤就会失效。

我们需要的是至少最上层的过滤棉不在水里浸泡,这样子杂物才会被滤棉有效阻挡,其实也是相当于一个干湿分离的原理。

因此必须要降低水流的流量,因为下水的孔眼已经无法更改了,这个事也怨我,当初找玻璃店老板打眼的时候,我只是粗略的用手比划了一下,就是这么大,结果他老人家给我整了个2.5厘米的直径,确实太小了,但是既然如此,为了能够有效地过滤,我们必须把鱼缸水流给降下来

好在这个水泵还可以调节流量,所以我就把流量开到了最小,最后达到的效果就是,三层滤棉都没有泡在水里,全部兜住了上来的水流,而整个滤槽的存水,仅仅是漫过了铺设的陶瓷环,这就是我需要的效果,也是这个小滤槽所能够达到的最佳效果了。

底滤与滴流过滤哪个好(虽然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上滤)(4)

五、为什么不设置雨淋管?

很多鱼友感觉雨淋管是个好东西,既可以分散水流又可以给鱼缸增氧,是的,但是那也得分什么时候,比如说用在滴流过滤上,或者鱼缸的水流太大无法调整水泵功率,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到雨淋管。

但是我现在的小过滤根本用不上,一个是因为上滤的下水可以有效的击打水面,给水体增加氧气,再一个一根水管供水,滤棉的受力点仅在一处,可以适当延长滤棉的清洗时间不是像雨淋那样,水流过于分散导致滤棉多点受力,很快整个滤棉全部都脏了

我是可以通过移动上滤供水管的位置,来改变滤棉的受力点的,假设这个地方脏了,我就把水管挪一下,再换下个位置,因此很长时间就不必清洗滤棉了,在开缸初期正合适,这就是懒人懒办法。

所以说我就是比较喜欢上滤,很多地方我可以随时观察、随时更改。

底滤与滴流过滤哪个好(虽然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上滤)(5)

六、即使水流和功率合适,也要试水一下

假设我们的水流大小正合适,上滤槽并不溢流,那么第一次试水,我们也需要堵住下水口,实验一下滤槽溢流的情况,因为我没有设置溢流孔。

一个是让所有的滤棉全部进水,这样子滤棉就会比较的平整,再者我们需要观察一下一旦溢流,整个过滤槽的水流会从哪里流出,自己心里有个数,对于很容易流到缸外的滤槽,我们就要适时检测滤棉的肮脏程度了,一旦发生问题需要及时清洗或者更换了。

而如果是有的滤槽溢流之后,水流直接流进了缸内,我们又可以适当延长清洗滤棉的时间了。

七、就是这么一个小滤槽,能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可以培菌吗?

这个事情完全在于我们个人的操作上,滤槽不大、滤材不多,我们就要少量饲养并且适当结合抽底换水来共同调理水质,这个效果如何也不是现在就能够决定的,我们也要看三天以后的水质情况,是否可以达到一定的洁净度,估计问题不是很大,至少这个物理过滤对于水中悬浮的杂物还是能够彻底清除掉的,对于我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底滤与滴流过滤哪个好(虽然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上滤)(6)

至于生化过滤能否培菌的问题,当然是可以的,没有多还没有少吗,这个问题对于饲养一些较为小型的普通观赏鱼来说,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再者我会在鱼缸中添加一定的陶粒,也可以用来协助培菌。

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很多鱼友问到的,需要添加细化细菌吗,需要添加各种试剂吗?

我不管其他人如何做的,在我这里没有这种可能和必要。

八、物理过滤看似简单,一切全在细节上

虽然说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物理过滤,其中需要我们注意的细节也有很多,别以为简单的过滤人人都能够玩出高效,或者饲养观赏鱼对于这种过滤就可以不屑一顾,恰恰相反,饲养观赏鱼最为基础的东西全部都在这个小过滤中体现,事实上真的是一块滤棉也可以搞清水质的,但是又有多少鱼友能做到呢?

底滤与滴流过滤哪个好(虽然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上滤)(7)

今天上午,养鱼老道定制的一米五的金鱼缸也到位了,鱼缸架子还在制作中,这个鱼缸的过滤就不可能再和上述的小过滤那么简单了,所以说饲养观赏鱼,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鱼缸、不同的观赏鱼品种,以及饲养密度和投喂量来合理定制我们的过滤系统,对于某些鱼儿来说,高档的过滤系统实质上是一种浪费,甚至于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宠物大明星##水族大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