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7.8万大学生报名参军;今年,国家确定大学生征兵报名人数和征集人数“双增长”目标;近期,网上征兵宣传信息成为高校学子点击的“爆文”……莘莘学子走出书斋唱“大风”、投笔从戎配“吴钩”,追逐当英雄的“诗与远方”正当其时。少年的英雄梦对接强军梦,必将汇聚成固国强军的伟力!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的诗仙李白,也抵挡不住对倚马仗剑、侠骨留香的英雄生涯的向往。

曾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对于我们这个历史悠久、英雄辈出的民族,尚英雄、当英雄早已在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中蔚然成风。那些恢宏壮阔的民族斗争史,那些洋溢赤诚忠勇的唐诗宋词、充盈剑胆琴心的长歌短赋,那些荡气回肠、气吞万里的千古吟咏,早就在我们心里立起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那些横槊赋诗的英豪、丹心照汗青的文臣、精忠报国的武将、捐躯赴国难的英烈,早就用伟岸的身影在我们心底播下了一颗英雄的种子,我们每个人自儿时起便有了一个英雄梦。

年轻人越是浸润书香、濡染文墨,越向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洒脱,越向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放,越理解“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期盼。2017年,一位知名企业家毅然投巨资拍《攻守道》过“侠客瘾”、唱《风清扬》抒“英雄气”,并在企业家年会上穿军大衣唱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这便是一种英雄情怀的抒发和流露。

惯听梨园歌管声,莫忘旌旗弓与箭。身处和平盛世,建弓刀伟业、立疆场英名仍是我们这代人的梦想,而军营恰恰给予了浪漫瑰丽的英雄梦一个完美的归宿!

“从此世人开耳目,始知名将出书生。”纵使在草莽云集、以武功论英雄的旧军队,历史的烟云也从未掩盖过沙场上的书生风采。且不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也不必说智谋过人、定策于庙算之中的孙武,单是羽扇纶巾的周瑜、火烧连营的陆逊、中兴晚清的曾国藩等人的风采就足以令人艳羡。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中,也有刘伯承、陈毅、徐向前、粟裕、萧克等诸多儒将。

得毛主席高度评价“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的虞允文在前往采石劳军之前,仅是一介书生。面对金军来势汹汹、完颜亮饮马长江、南宋皇帝仓皇欲逃、主将畏敌称病、士卒七零八落的局面,他以“危及社稷,吾将安避”的担当,临危受命,整肃军队、激励士卒、发动百姓,在长江两岸与金军展开殊死决战,最终击败金军,迫其还师北撤、遣使议和。

南朝梁的文弱书生陈庆之“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身板不壮、武艺平常,可他带兵有方,用兵如神。虽41岁始拜将,但征战15年,身经百战,从无败绩,且常以少胜多,所指挥的七千白袍军,数次大破北魏军。

杀敌须勇,用兵唯谋。跋涉书山,能涵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浩然勇气;遨游学海,能汲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谋略兵法。正因如此,刘备为觅英才三顾茅庐,曹操为失郭嘉号啕大哭。今天,改革强军的伟业更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走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人民军队已经舒展开“猎鹰”翱翔空天、“蛟龙”闯洋蹈海、“长剑”倚天呼啸的宏伟画卷。强军伟业需要更多胸有凌云志、腹藏万卷书、身有千钧力的莘莘学子携笔从戎,驾雄鹰、御长剑、守海疆、卫空天。

“半是战士半书生,一行政治一行诗。”光有英雄梦想、不经训练锻造,光有书生意气、不接军营地气,再大的豪情壮志都将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叹中蹉跎。只有让梦想照进现实,用信仰升腾血性、借汗水厚实青春、靠磨砺提升才干,莘莘学子的英雄梦才能如花般璀璨多姿,才能在军营精彩绽放。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军人的英雄气不是逞强斗狠的匹夫之勇,是理想与信念浇灌的鲜花、是宗旨与血性凝练的风华。愿向往军营的莘莘学子用信仰与责任涤荡铅华,以坚定与执着剪除怯懦,挑起使命和奉献的重担,磨砺坚毅的品质、锤炼过人的胆识、练就克敌制胜的硬功,让人生在短暂的军旅开出惊世骇俗的花朵!

书生仗义每多屠狗辈(书生自有力万钧)(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