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又名《关于海南人的一些迷思》,请收录在《岛民观察日记中》,以增加对海南人的理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雷公马文化

还有海南人不知道雷公马的梗吗?

疫情让游客不得不滞留海南,引发部分游客的不满情绪,地域黑借机煽风点火,嘲讽海南自古以来就是流放之地,若没有游客,海南人现在依然过着上山砍柴的原始人生活。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1)

图片来源:抖音

海南人一向热情好客,认同“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但若有人秉持着“顾客就是我爹”的理念来旅游,并随意对岛民的生活指指点点,那么我就是他爹。在手撕地域黑的同时,机智乐观的岛民不忘幽默一把,趁机“自黑”起来,骑着雷公马上山砍柴,下山核酸,成为近期海南人的社交货币,部分网友甚至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上山砍柴版”。

继海豚、长臂猿、豪华游艇、电瓶车之后,海南人的坐骑列表再度更新,海南人对雷公马的执着,不亚于四川人对人手一只大熊猫的执着。

海南人开始了“寻找雷公马”计划,愣是将近乎销声匿迹的雷公马搞成了网红,在路边、在树上、在墙上,在任何一个隐蔽的角落,没有一只雷公马能躲过海南人的镜头。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2)

图片来源:小红书

每种坐骑都应该分出个三六九等,宝马有X系,雷公马同样也有等级,富于经验的海南人在线传授雷公马挑选技巧:个大、健壮、敏锐、四肢矫健、行动如风,有恐龙一样的鳞片,两只眼睛瞪得像铜铃,最重要的是,要有火焰一样拉风的脑袋,骑出去才不丢人。

如何捕获一只属于你的雷公马?“拿根竹竿,绑一条细绳,尾端扎个活动圈圈,伸到它面前,念:雷公马叩头、叩头……它就点头了,然后像钓鱼一样,钓起来。”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3)

图片来源:小红书

而我们也发现,传播雷公马文化的海南人,几乎都是80后、90后,00后和10后小朋友在孤勇者的旋律中张大了嘴巴听着科普。90前的阿叔阿姨们从小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对这种勾当再熟悉不过,总而言之,二十年前钓雷公马放火上烤的,和今天传播雷公马文化、歌颂雷公马是岛民好朋友的,极有可能是同一批人。

雷公马:听我说,谢谢你。服了你这个老六。

不过,雷公马是属于我国“三有”(受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陆生野生动物,是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中的主角,名副其实的“牢底坐穿兽”,各位躁动不安的中年人闹归闹,笑归笑,可不兴抓这个啊。

钓雷公马的叔叔阿姨开始了二次创作,各种憨态可掬的“雷公马我们走”风靡海南人的朋友圈,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本土乐队还专门为此写歌,“快点坐上坐下我的副驾,我骑雷公马送你出岛回家,请好好地配合我们防疫政策。”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4)

图片来源:QQ音乐

当年钓雷公马的小朋友也变成了抗击疫情的大白,严肃的使命依然改变不了一颗颗爱玩的、躁动的心。曾经他们玩得一手非主流,“把你的名字写在烟上,吸到肺里”,祭奠死去的早恋,现在他们就能把雷公马纹在防护服上,祭奠逝去的童年。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5)

图片来源:小红书

雷公马贴贴,对于唱孤勇者的小朋友来说太过幼稚,但对于总是混进小孩那桌的叔叔阿姨而言就正好。小朋友们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叔叔阿姨们会嗷嗷乱叫:“下次没有雷公马贴贴,这破核酸我就不做了。”他们无理取闹,就像几百斤的秃头巨婴。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6)

图片来源:小红书

拖鞋文化

说拖鞋才是岛民的本体,有没有人反对?

在海南,拖鞋自由和午睡自由同样重要。朋友请吃宵夜,美滋滋,但如果ta嫌弃你穿拖鞋出门,那么这个朋友可以直接丢了。友可尽,饭可拒,拖鞋不能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拖鞋自由就是海岛自由的表现之一,和“素颜自由”并列海南“舒适指数”榜首。

即便防护服将浑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甚至连脚趾缝都没有,也不妨碍岛民趿拉着一双人字拖健步如飞,这是岛民最后的倔强和最硬的功夫。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7)

图片来源:小红书

核酸排队可以有多种姿势,你可以雇人排队,可以让家人帮忙排队(不过这往往伴随着插队),但在海南,你可以驱使你的拖鞋替你在炎炎烈日下排队,毕竟它才是你的本体。而作为拖鞋载体的你,可以毫无压力去阴凉的地方刷手机、聊天、睡觉、喝茶、打麻将。

每有一人完成核酸检测,就会有一只拖鞋被拖走。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8)

图片来源:小红书

如果嫌弃拖鞋烫脚,或者怜惜它暴晒,可以拿电动车头盔、椰子、凳子、瓜子等物代替,不过这可能会造成一些误会:你该怎么向村里的老人解释你不是去看琼剧?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9)

图片来源:小红书

海普文化

核酸监测点,“叮咚鸡,大狗叫”一度让外地游客迷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什么动物园,听到市民的解惑,此为“听通知,戴口罩”后忍俊不禁。

在文昌等市县,则是海南话的主场,一个熊猫头表情包,搭配一句“头春过来,嘴伯阔”,就能让市民心照不宣做同一件事——都给我笑。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10)

图片来源:小红书

由于独特的语气词,海南普通话往往都会伴随着一定的萌感,与人吵架都会气势全无,“你是半脑的是啵!”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11)

图片来源:小红书

一位网友评论海南话的萌感:“排在我前边做完核酸的一个大叔,走了走了又折回来问大白:我的小呆呆呢?(我是外地人不太听得懂海南话)我还左看右看以为他的啥丢了,是不是带了狗,狗叫呆呆。结果,大白默默地说,今天没有小贴贴了。大叔唔了一声就走了。啊,反差萌,太可爱了!”

槟榔文化

“海南同胞们请注意,做核酸前不要咀嚼槟榔,免得内地大白天使们以为你们喉咙出血了。”

不要把抗疫片搞成恐怖片。

海南省地方文化特点(一些奇怪的海南文化输出)(12)

图片来源:小红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