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健康报】

8月30日,默沙东中国官方公众号宣布,其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 (以下简称“九价HPV疫苗”)的新适应证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此次获批标志着默沙东九价HPV疫苗的适用人群也已拓展至9-45岁适龄女性

九价hpv疫苗扩龄至45岁(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1)

据默沙东中国披露,九价HPV疫苗采用三剂免疫程序,适用于预防HPV16、18、31、33、45、52和58型引起的宫颈癌;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引起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2/3级)以及宫颈原位腺癌(AIS);以及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弓|起的持续感染。

此前,九价HPV疫苗在国内的适用年龄为16-26岁。

HPV疫苗接种要尽早尽小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2021年ICO/IARC中国境内HPV及其相关疾病报告显示,2020年在中国境内15~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肿瘤第三位。

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中国,约98%的宫颈癌由高危型HPV导致,HPV16、18型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高危型HPV。

但一项汇总中国境内170万女性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境内女性最易感染的高危型HPV分别为HPVA16、52、58型

HPV疫苗是目前唯一可有效预防癌症的疫苗。

九价hpv疫苗扩龄至45岁(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2)

按照世卫组织的倡议,女性在初次性行为之前全程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最好方法,青春前期即9岁至14岁是HPV疫苗的最佳接种年龄

目前,我国HPV疫苗分为进口二价、四价、九价和国产二价。

“价”代表的是疫苗可预防的病毒种类,“价”越高,能预防的病毒种类越多。

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周艳艳介绍,HPV病毒有多达100多种亚型,即使接种九价疫苗也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针对常见亚型进行预防。

如果以预防宫颈癌为目的,二价HPV疫苗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适龄女性越早接种HPV疫苗越好,执着于接种高价HPV疫苗,在等待的过程中错过最佳接种期,反而得不偿失。选择现有的疫苗,待全部针次接种完成之后,时隔一年,可继续选择高价疫苗进行接种。”周艳艳提醒道。

九价hpv疫苗扩龄至45岁(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3)

HPV感染并不一定会得宫颈癌

也有不少女性表示,由于约不到九价HPV疫苗,自己陷入“疫苗焦虑”情绪,害怕因接种不上疫苗导致患上宫颈癌。

周艳艳表示,即使HPV感染,也并不一定会得宫颈癌,大家不必过于惊慌。

HPV主要寄居在皮肤和黏膜上,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感染低危型HPV会引起生殖器官表面出现“疣”或者炎症。

感染了高危型HPV,若感染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子宫颈表面的异常细胞出现增生,从而引发宫颈癌或其他生殖器官癌症。

但感染高危型HPV,并不一定就会得宫颈癌。

虽然两者有强烈的因果关系,但只有长期、持续地与HPV亲密接触,才会引起宫颈癌

高危型HPV的致癌会经历HPV感染、持续感染、癌前病变、发展成癌症这样一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年至十几年不等。

在此期间,即使感染了高危型HPV,也有可能在8个月到2年内自愈,也可以通过治疗来清除感染。

热点问题一点通

☞ 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有啥区别?到底该咋选?

二价HPV疫苗适合9岁至45岁的女性,该疫苗可预防HPV16和HPV18高危病毒亚型,这两种亚型在所有引发宫颈癌的HPV亚型中占比超过70%,二价HPV疫苗的预防能力可以高达84%。

四价HPV疫苗适合20岁至45岁的女性,其预防范围在HPV16和HPV18的基础上,增加了HPV6和HPV11二种低危亚型

新增的两种HPV亚型会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肤和阴道下部的外生性湿疣类病变、扁平湿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同样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四价疫苗不仅可预防或减少宫颈癌的风险,还可以预防常见的性病、皮肤病,预防作用更加广泛。

而九价HPV疫苗预防范围在四价疫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HPV31、HPV33、HPV45、HPV52和HPV58五种HPV高危亚型

☞ 宫颈癌疫苗需要接种几次?

二价、四价、九价疫苗均需要接种3剂。

其中,二价、四价疫苗推荐于0、1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九价疫苗推荐于0、2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

任何一针遗漏都无需重新开始接种,继续完成后续接种即可。

接种方式均为肌内注射,首选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

如果接种一次后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建议咨询医生是否能继续接种。一般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是不建议再次接种的。

☞ 接种期间准备怀孕怎么办?

这两种疫苗在妊娠期间均应避免接种,若女性已经或准备妊娠,建议推迟或中断接种程序,妊娠期结束后再进行接种。

此外,疫苗可经母乳分泌,哺乳期妇女接种时应谨慎。

在这里提醒大家:准备半年内怀孕、已经怀孕或哺乳期的女性先不要接种

接种完疫苗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接种这两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疲劳、肌痛、头痛、腹泻、过敏、咳嗽、恶心、呕吐等,局部会出现疼痛、红斑、肿胀、硬结、瘙痒等。

这些症状大多数可短期内缓解,无法缓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 打完疫苗是否就“万事大吉”了?

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常规宫颈癌筛查,也不能取代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

宫颈癌相关的病毒亚型有很多,所以接种了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后,也只能预防90%的宫颈癌发生率。此外,还有其他型HPV可引起宫颈癌。

因此,常规进行宫颈癌筛查仍然极为重要。

来源:大河健康报综合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