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一战中交战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中国参加了协约国一方的作战。1918年,一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
(2)时间、地点:1919年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转折:1919年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5)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原因: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6)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性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的先进分子起了重要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拓展:五四精神
爱国学生时刻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③干部和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2)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
1924年5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培养军事干部,并亲自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任政治部主任。
2.北伐战争
1926年,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北伐战争开始,由蒋介石任总司令。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要战场,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三)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之后,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井冈山会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也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它是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3.三湾改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4.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5.井冈山道路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6.苏维埃政权
(1)时间:1931年冬。
(2)地点:江西瑞金。
(3)会议名称: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会议内容: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