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眉山附近,有佛教圣地峨眉山,有雄伟壮观的乐山大佛,还有浩荡长江的支流岷江滚滚而过。那里自古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孕育了一个个传奇人物。在北宋的眉山镇,有位苏姓的青年叫苏洵。他年少时不喜好读书,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因此在青少年时期游历了不少地方,很有眼界和胆识。他有点抑强扶弱为己任的抱负,有些狭肝义胆,好打抱不平,在乡里有一定影响。苏洵的父亲名叫苏序,是个地方上有名的小财主,还是一个豪爽慷慨、很风趣的怪老头。苏序体格健壮,喜欢喝酒,爱打抱不平。当时眉州有一尊神叫茅将军,据说非常灵验。有一年,眉州一带闹饥荒,饥民们备下一份祭品到将军庙里上供祭奠,请求茅将军显显神通,拯救地方百姓。可是,无论人们怎样祈求,茅将军始终无动于衷。苏序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生气。在一次酒后,他带领20多人闯进茅将军庙,把茅将军神像砸的粉碎,并且扔到了河里。回家后,他把积存多年的4000石稻谷拿出来振济灾民,因此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苏序不像一般不学无术的财主那样,他喜欢收藏典籍、名家书法等,颇有学识和涵养。由于五代时的战乱,四川读书求学的人很少,又安于住在家里,都不愿意出去做官。而苏序教子读书求学,参加科举,这在当地是非常有名的。苏序为了督促儿子读书成才,已经步入晚年的他,还在坚持学习,他的这一明智之举,为后代树立了典范,并开辟了广阔的人生之路。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苏洵立志开始好好读书,学习断句和诗文等,但是进步不大,大有放弃读书习文之念。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年仅19岁的苏洵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程氏时年18岁。此时年少轻狂的苏洵尚未发奋读书,终日嘻游,好似不知有生死之悲。就在这年,程夫人生了一个女儿,但未满1岁就夭亡了。苏洵深深地感觉到失去爱女之痛。天圣八年(1030)年,已经21岁的苏洵游历成都,在重九日到玉局观看见青城山张仙师的画像,就用身佩的玉环换回张仙师的画像,把它悬挂于家中,每日早起,焚香祷告,祈求得子。就在这年冬天,程夫人为苏洵生得长子,并取名叫景先。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程夫人为苏洵生得次女。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苏洵变的成熟多了,他开始知道读书的好处了。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程夫人又生幼女。此时的苏洵立下雄心壮志,开始发奋读书。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当苏洵在家继续发奋读书时,程夫人生下了次子。苏洵夫妇非常高兴,为这个孩子取名叫苏轼。景祐(1034—1038年)初年,苏洵年仅4岁的长子景先夭亡了,这对他打击很大。幸好还有次子苏轼,次子变长子,苏洵把满腔希望都寄托在苏轼身上。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个世家女子,知书达礼。由于丈夫常年不着家,对小苏轼的教育便落到了她的身上。苏轼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弟弟比他小3岁,名叫苏辙。苏轼的姐姐虽然认得字,但那时女孩子主要任务就是学针绣,读书只是业余爱好。所以程氏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教苏轼和苏辙读书上了。程氏对兄弟俩要求很严,主要是教他们读史书。不仅要求他们会背会讲,还得把文章一笔一笔地抄下来。所以,兄弟俩从小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轼有位伯父叫苏涣,他在父亲苏序的影响下,努力求学,并在24岁时(1024)年进士及第,这在眉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苏轼在《谢范舍人书》中谈到:天圣年间,我的伯父进士及第,得官回乡,乡里的人都赞叹不已,观看的人塞住了道路。当时苏轼暗想:将来我也要像伯父一样,考取进士,光耀家门。可见伯父科举中第,对苏轼青年

苏洵的教育 母亲的苦心教育(1)

苏洵的教育 母亲的苦心教育(2)

时代的立志苦学是一个很大的鞭策。苏轼6岁时进学堂,因为聪明伶俐,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眉山有个著名的乡塾,在天庆观北极院,在那里读书的学童有好几百人。先生是一位道士,名叫张易简。苏轼7岁那年去那里读书,读了3年。他勤学好问,关心世事,深受道士先生的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