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加卡车人网签约作者:cooling

GB1589-2016正式实施之后,6轴半挂牵引车总重不能超49吨已成定论,55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不违法法律的情况下“少拉快跑”是一种出路,顺应高效物流运输趋势,大马力、大排量牵引车会被越来越多用户选择。

新车最便宜的大马力牵引车(大马力已成主流)(1)

实际上大马力一直都是车辆发展趋势,2007~2008年的时候,物流市场的主流车型还在340马力左右,2009~2010年以后,380马力车型成为主力。大约在2013左右,400马力以上车型受到追捧。2015年,用户就已经将目标锁定在420~460马力车型上。2016年已经过半,部分用户已经开始选择500马力以上的车型投入物流运输。

大马力优势多 已成趋势

大马力车型为何会受到用户青睐?这事要从两个群体来分析。第一个群体是专线物流公司、快递公司,他们追求的是车辆运输效率,高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不少企业都会将24小时到达、30小时到达等时效信息印刷在挂车箱体上作为卖点宣传,由此可见他们对时效的看重。另一个群体就是大部分“散户”用户,他们之中有些是跑固定线路,有些是漫无目的全国“打游击”,车辆的舒适性被这个越来越年轻化的群体看重,大马力车型动力储备充足,遇到小起伏坡道甚至可以做到不减挡通过,降低了驾驶强度;另外国内幅员辽阔,东、南、西、北路况不一,平路、山区地形都有,“打游击”车型用大马力发动机路况适应性强,优势明显,自然也受到青睐。

在前几年大马力车型一直受制没有得到迅速发展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在“老司机”观念中“大马力=费油”。单单只看发动机工作时的耗油量,大排量大马力发动机在台架上单位时间耗油量是要比小马力小排量发动机耗油量更多,因为做的功多输出的力量大耗油量肯定增加。但是发动机装车之后是一个整体匹配的工程,单纯说大马力耗油是不严谨的,这就是理论和现实的差距。爱吃螃蟹的用户尝鲜之后发现大排量大马力机型在同样的工况下比以前小马力小排量机型还省油,时效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大马力的优势口口相传,近两年用户选车就已经偏爱大马力,大马拉小车更轻松。

新车最便宜的大马力牵引车(大马力已成主流)(2)

400马力现在只是一个门槛,今年国内厂商都非常给力,有5家发动机厂商量产装车了500马力以上的机型,产品也得到了装车销售,500马力成了国产车的大马力标杆动力,这些500马力机型有一个共同点,排量都是13升,下面我们再盘点一下国内13升发动机500马力以上的国产车型。

创虎P520 国内第一款?

2014年北京车展四川现代发布韩国现代“Xcient”的国产化车型——创虎。外形和内饰方面,“创虎”采用宽比例的线条设计,确保空气动力学最佳。宽敞的室内空间和储物空间,为驾乘者提供更加舒适自由的环境。“创虎”重卡的驾驶席和副驾驶上端分别配备了轿车化的LED阅读灯和室内灯,拟驾驶员行动布置的室内收纳空间,创虎采用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按键操作、舒适可调冷暖座椅加热座椅、冰箱、大型卧铺等高级配置让驾乘人员体验最舒适的感受。

新车最便宜的大马力牵引车(大马力已成主流)(3)

动力方面,“创虎”重卡搭载了韩国动力总成系统,12.7升Powertec发动机采用第三代电喷柴油机技术,拥有360马力、420马力、440马力、520马力4个输出功率,520马力机型最大扭矩达到2502牛米,算是国内第一款量产装车的500马力以上车型。现代Powertec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并不是现在常见的高压共轨系统,而是采用电控单体泵喷射系统,这种燃油喷射方式已经应用多年,技术成熟故障率低,发动机低速扭矩偏弱。

潍柴军团 500马力又是一条好汉

说潍柴是中国重型车用柴油机的枭雄一点也不为过,早年撑起了国产车动力总成的半边天,后来各个有实力的厂家都开始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发动机产品,不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潍柴发动机产品。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车用柴油机累计完成产销255.82万台和257.36万台,与2014年相比,产量下降17.24%,销量下降17.11%,潍柴动力排位由2014年的第二位跌至第六位,2015年销量好的重卡产品中搭载潍柴发动机的屈指可数。

2016年初,潍柴发布蓝擎WP13发动机,实际排量12.54升。潍柴WP13系列发动机是在潍柴动力、AVL、BOSCH联合开发的WP12柴油机上成功提升功率开发而成,扩大了缸径和行程,127mm缸径x165mm行程的WP13相比WP12产品,缸径只增加1mm,行程增加了10mm,更利于发动机扭矩输出。基于WP12开发的13升机型延续了WP12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动力性,部分零部件可以做到通用,维修便利。

新车最便宜的大马力牵引车(大马力已成主流)(4)

潍柴WP13大马力发动机

根据产品规划,WP13发动机功率输出覆盖范围480马力~605马力,实际已经量产装车的功率覆盖范围是480~550马力,550马力机型1000~1300转时最大输出扭矩2500Nm。

国内市场目前量产的13升500马力以上机型不多,相比于11~12升发动机的激烈竞争,潍柴在500马力机型上又找回当年枭雄的感觉,不少厂商500马力以上车型都选择了潍柴WP13机型装车,陕汽、徐工、北奔、柳汽等企业都有展示搭载潍柴500马力以上机型的车型。

先说和潍柴关系最近的陕汽,2016年陕汽商务年会陕汽展示了一系列德龙X3000黄金版车型,涵盖自卸车、牵引车品系。黄金版名称来源值的就是WP13发动机,此版本只装潍柴WP13发动机,动力覆盖范围480~550马力。为了凸显德龙X3000黄金版的特殊性,陕汽给黄金版车型设计了特殊的黑色前脸风格。陕汽德龙X3000黄金版成为潍柴WP13发动机第一批量产装车车型。

新车最便宜的大马力牵引车(大马力已成主流)(5)

今年北京国际车展,潍柴13升机型出尽了风头。徐工首发漢風G900车型,装车的就是潍柴WP13.530发动机。漢風G900是徐工新一代旗舰重卡,驾驶室外观延续了漢風设计风格,具有大空间平地板驾驶室。车辆应用各类高端配置和技术,配置折叠餐桌、冰箱、自动空调、主驾真皮加热气囊座椅、副驾真皮旋转座椅,配装220V交流电源、独立水暖加热器等舒适性配置。专为干线物流量身打造,选择大排量、大马力的潍柴WP13发动机是预料之中的事。

北奔也是潍柴多年来的合作伙伴,民间甚至有传言潍柴把一流的发动机供应给北奔,二流的产品供应给其他厂商。这传言的真假笑笑就好,也不必要去追究真实性。可以看的出来潍柴和北奔的合作关系还是很良好的。北奔借助潍柴WP13大马力发动机,在V3车型基础上推出了一款高效版的北奔V3ET车型。高效版北奔V3黄金动力链由潍柴WP13.530马力发动机,北奔ZF手动16挡手动变速器,北奔小速比单级减速驱动桥组成。同样定位高速轻量化物流,北奔自产的ZF变速器和小速比车桥具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广西的东风柳汽,坐拥广西玉柴发动机资源,然而玉柴500马力以上机型的缺乏让柳汽又找到了潍柴进行合作。最新款的柳汽乘龙H7车型拥有多款13升大排量、大马力机型可选择,其中一款就是潍柴WP13。今年北京车展柳汽展台展示了一辆潍柴WP13.500马力机型的乘龙H7,刚刚迈入500马力门槛。乘龙H7也是定位高效物流运输,底盘设计追求轻量化设计,可选配AMT变速器降低操作强度。450 350升双油箱设计保证了车辆的续航能力,配合潍柴13升发动机也能收获不少潍柴忠实粉丝用户。

曼技术加持 中国重汽后来居上

回顾重汽过去10年的发展历史,让人唏嘘不已,经历了不少坎坷。2009年中国重汽和德国曼签订合作协议,德国曼以5.6亿欧元换取近7亿股(含5.99亿股可转换债券,0.91亿已发行股)股票,占中国重汽(香港)公司的25%股份。重汽在这次合作汇总获得MAN D08、D20、D26全系列发动机技术,车桥、分动器和驾驶室等总成;世界先进的重型卡车TGA整车技术。

D08、D20、D26国产后分别被命名为MC07、MC11和MC13,这也是我们熟知的MC系列。MC07和MC11在重汽T5G、T7H和汕德卡C7H车型上市的时候就已做到量产装车。2014年底的重汽商务年会重汽公开展示了MC13.540马力发动机,成为当时最大马力的商用车发动机产品。

新车最便宜的大马力牵引车(大马力已成主流)(6)

中国重汽曼技术的MC13发动机

MC13发动机实际排量12.42升,排放可达国五标准。只有480和540两个输出功率,弥补MC11发动机440马力以上的空白。540马力机大输出扭矩2500牛米,1050~1350转的时候就可输出最大扭矩。MC13发动机依旧继承了MC11发动机的优点,B10寿命达到了150万公里。蠕墨铸铁缸体保证了发动机工作100万公里以上不变形,曲轴箱裙部位降噪声设计,提升了驾驶舒适度。基于发动机模块化设计,发动机减少了25%零部件,最大降低零件的故障率,保证了产品可靠性。

新车最便宜的大马力牵引车(大马力已成主流)(7)

搭载540马力MC13发动机中国重汽C7H牵引车

重汽一直都是国产车企业里的前卫,13升发动机量产后就开始装车销售,旗下HOWO T7H和汕德卡C7H均有540马力车型,截止目前已经有一些用户尝鲜购买。成为国内第一批用上500马力车型的用户,其他品牌虽然有500马力车型,推广力度方面却不如中国重汽。

新车最便宜的大马力牵引车(大马力已成主流)(8)

搭载540马力MC13发动机中国重汽T7H牵引车

未完待续,在下篇中我将介绍搭载玉柴联合、锡柴以及东风康明斯等大马力发动机的相关车型,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