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3月16日,连云港市召开第十一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并答记者问。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3月5日至今,众多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在抗疫一线度过了11个紧张而忙碌的昼夜。

践行四力抗疫有我连云港(快一点再快一点)(1)

李肖娜是海州区新海街道海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们一直奋战在基层抗疫一线。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疫情下,社区承担着将各项疫情防控政策落实到一线的重要职责,需要做好小区封控管理、组织全员核酸检测、环境消毒、生活物资保障、居民健康监测等一系列的工作。

李肖娜说:“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深知责任重大,认真落实各项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坚持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输出、蔓延扩散。”

社区防疫工作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快,快一点、再快一点,战“疫”就是同时间赛跑。她介绍,海连社区有3个居民小区,其中有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各1个。在接到上级关于小区管控的任务后,第一时间根据居民楼分布的实际情况,封闭4个出入口,保留3个出入口,协同特警、民警、物业、志愿者等严格执行出入口管控要求。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第一时间成立新海花园小区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志愿者176名,下沉楼栋、卡口,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在电话、微信联络基础上,组织开展“敲门行动”,社区63名志愿者利用2天时间完成52栋居民楼摸排,紧张有序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摸排防控、入口管理、重点人员跟进等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细是第二个特点,细一些、再细一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必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工作细。社区坚持挂图作战,明确52个楼长包楼,用“大数据 敲门行动”摸清人口底数,确保“一个不能少”。她举例说,海连社区新海花园小区共有37栋楼,共计1460户、3091人,社区详细建立了人口数据库和每楼栋微信群,在小区发动组织了由31名青年组成的核销员队伍、27名中青年组成的秩序维护队伍、39名老党员组成的楼栋秩序引导队伍,同时吸纳本社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43名职工就地就近参与疫情防控,大家分工协作,任务到人、服务到户,精准对接需求、精细管理服务。

第三个特点,是实一些、再实一些。社区工作,要在落实。社区坚持以务实行动解决居民实际困难,扎扎实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比如针对居家隔离观察的重点人员,采取安装门磁等方式严格管控,安排医务人员逐户上门开展核酸采样,及时送检;指导物业建立消毒队伍,每日对各居民楼及重点区域开展全面消毒,切断新冠病毒环境传播途径;在社区52个楼栋设置了52个服务点,接收和中转居民各类物资,分区域分时段由楼栋长、志愿者上楼为封控区居民、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提供送物资上门、无接触配送服务,打通疫情期间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我们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个人也遇到了很多温情故事。”李肖娜回忆,疫情初期,社区内接连有幼儿出现胳膊脱臼的情况,因为社会面管控措施严格,一时无法得到及时就医。当接到第一例幼儿妈妈的求助电话时,她听在耳中急在心里,立即在志愿者服务群内寻求帮助,不到5分钟就有一名骨科医生赶到,帮助幼儿完成了胳膊复位。近两天已经先后处理了4名孩子的胳膊脱臼问题。因为社区内人口比较多,每天需要协调的事情很多,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包括她在内的社区工作人员都十分疲惫。这一切,居民们都看在眼里,“大家越来越理解支持我们,有的居民要向社区捐钱捐物,还有居民早上五点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自已煮的热粥,哪怕最简单的一句‘你们辛苦了’,很多时候也会让我们泪流满面。这时候,我会觉得‘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换信任’,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那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她表示,接下来,社区也将继续努力工作,和广大居民一起筑牢抗疫防线。

现代快报 记者 王晓宇 王益 马壮壮/文 王曦 顾闻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