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或已经灭绝的蝙蝠(蝙蝠不是会飞的老鼠)(1)

NO.1 最被误解的蝙蝠

你所听说的蝙蝠:

蝙蝠是会飞的老鼠,因为长得非常象。蝙蝠完全失明,要靠近回声定位。蝙蝠是讨厌的祸害,要吸血,身带各种病毒,太可怕了。

事实上蝙蝠相当厉害

蝙蝠不属于老鼠的啮齿目,而属于翼手目,它们与灵长类动物的关系实际上比与啮齿类动物的关系更为密切。甚至有文章说蝙蝠是哺乳类动物的顶级进化者,因为只有它会飞。蝙蝠的不像老鼠那样啃木材、金属或塑料。

在现有约1200种蝙蝠物种中,蝙蝠的视觉因具体物种而异,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完全失明。蝙蝠同时拥有回声定位能力,它的方向感可能比我们许多人都好得多。


濒临或已经灭绝的蝙蝠(蝙蝠不是会飞的老鼠)(2)

只有三种是吸血蝙蝠,而且主要以牛血为食,吸血过程更像是蚊子,而不是吸血鬼。此外,蝙蝠还会吃害虫,据说一只蝙蝠在一个晚上可以吃掉多达一千只昆虫,是相当有益的生物。

NO.2 被误解老鹰能重生


濒临或已经灭绝的蝙蝠(蝙蝠不是会飞的老鼠)(3)

你所听说的老鹰:

据说在鸟类世界中鹰的寿命最长,可以活到70岁。然而,并不是任何一只鹰都能活这么长时间。原来,鹰要想活到70岁,必须在它40岁时完成一次蜕变。因为当鹰活到40岁的时候,一切功能都已退化,迟钝的爪子已经抓不住猎物,过长的喙也啄不住食物,笨拙的翅膀更难以载动自己沉重的身体。

在这个时刻,鹰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等死,要么重生。如果选择重生,它要飞到人迹罕至的山顶,用喙猛力击打岩石,直到脱落,等到新的喙长出来,再用它把爪上的指甲一根根拔出来,等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把身体上的羽毛一根根拔掉;这一残忍的重生过程历时150天,只要熬过150天,获得新生的鹰又可以再活三十年,重新称霸蓝天了。

事实上:饿150天?!老鹰又不冬眠

鹰科里有60多种鸟,平均寿命只有30年,只有美洲鹫或神鹰科鸟类可以活到六七十岁。但不管怎么样,更换喙、爪和羽毛都是完全不可能的。


濒临或已经灭绝的蝙蝠(蝙蝠不是会飞的老鼠)(4)

喙是头骨的一部分,如果敲掉,就相当于砸掉人类的上下颌,连骨头带肉,血肉横飞,脑浆不流出来就不错了,还涅什么槃。何况这5个月,爪子、嘴和羽毛都不能用,如何进食?早就饿死啦!鹰类最长寿命有记录的是一只安第斯神鹰,人工饲养了73年。

NO.3 被误解的鸵鸟


濒临或已经灭绝的蝙蝠(蝙蝠不是会飞的老鼠)(5)

你所听说过的鸵鸟:

当大漠中的鸵鸟遇到危险时,它总会把头埋在沙堆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就安全了。于是,鸵鸟心态产生了。这个看似消极的词语,却被很多人不自觉地运用在婚姻关系中,以此求得稳定美满的生活。

正所谓:婚前睁着眼睛找对象,婚后闭着眼睛过日子。鸵鸟的策略就是妥协,通过妥协而得到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非原则性的问题,采取鸵鸟策略有助于关系和谐,但在原则性的问题上,采取鸵鸟策略必须三思后行。

事实上:别被表面现象给骗了!

其实这是视觉上的误差而已,鸵鸟体型巨大,但脑袋非常小。如果你从远处看见它们在地上啄食,它们的脑袋看起来就好像埋进了地里似的,不过它们绝不会这么做,除非它们活腻了。


濒临或已经灭绝的蝙蝠(蝙蝠不是会飞的老鼠)(6)

但是它们确实会在土里挖洞,给自己的蛋做个窝,偶尔探头瞅两眼窝里的蛋。而真正遇到危险时,鸵鸟的第一反应是以70公里的时速跑路,如果逃不了,战上三百个回合也无妨。别小看它的战斗力,发飙的鸵鸟可以弄死一只成年雄狮。

NO.4 被误解老鼠能制服大象


濒临或已经灭绝的蝙蝠(蝙蝠不是会飞的老鼠)(7)

你所听说过的老鼠和大象:

大象是陆地上最庞大的动物,它不害怕任何猛禽巨兽,唯独害怕弱小的老鼠,因为老鼠能在短时间内钻到大象耳朵和鼻子里,从内部化解敌人。

大象虽庞大面对自己的敌人都是以身体的庞大而取胜,但在老鼠身上就失效很多。当两个极端的东西放一块时,就会出现势均力敌的现象。最终谁会取胜,得看智慧。

事实上:这个螳臂挡车!

完全没有这回事。无论是圈养的还是野生的大象,对老鼠都没有半点惧怕的意思。除了人之外,健康的成年大象面临的敌人很少,他们只会对不熟悉的情景和声音感到害怕。


濒临或已经灭绝的蝙蝠(蝙蝠不是会飞的老鼠)(8)

在罗马时期大象曾被送上战场,它们因惧怕猪的嚎叫声而逃走,这才产生了关于大象害怕老鼠的传说。在动物园里,老鼠是大象的好室友,不过大象根本不搭理它们。如果真有哪只缺心眼的老鼠胆敢钻到大象的鼻孔里,一个喷嚏就能送它见上帝。

动物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惨,它们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生灵。水煮青蛙,教你居安思危;鸵鸟心态,告诉你遇事不要逃避……其实这些都是赤裸裸的误解!青蛙才不会任由自己被煮死,鸵鸟遇到危险也不会把头埋进沙子里,蝙蝠也不是会飞的老鼠。

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