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易蓉)立春剪窗花、清明放风筝、立夏缝香囊、秋分观皮影戏、冬至捏面塑……今天下午,杨浦区少年宫民族工艺馆的二十四节气展区内,每一节气对应一种手工艺,让学生在手工艺体验中感受气候、物候、农业的变化,感受中华文化的智慧与魅力。这是“智慧中国” 杨浦区优秀文化传承教育推进会的活动内容之一。近年杨浦区少年宫致力于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先后评为中华优秀文化研习暨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区内49所中小学校成为“民族文化基地校”,区域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学校覆盖率达100%。

语言表演剪窗花一年级作品(你会剪窗花我会做风筝)(1)

图说: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作为上海市青少年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区,杨浦区少年宫逐步构建具有上海本土文化特色的艺术课程群,公益配送到中小学、社区及家庭;同时立足各校校情及特色助推上海本土文化艺术如沪剧、海派剪纸、民俗文化、滑稽戏等纳入学校艺术教育,培养非遗特色项目和社团。

语言表演剪窗花一年级作品(你会剪窗花我会做风筝)(2)

活动现场,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茶艺表演与展示,内江路小学的江淮古韵互动体验,以及杨浦小学、民办阳浦小学、杨浦小学分校带来的静态综合艺术静物展精彩纷呈;少年宫非遗社团的创意盘扣、中原路小学民族扎染工作坊、复旦科技园小学特色风筝绘制则让学生们感受了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梦想剧场内,-“智慧中华—杨浦区优秀文化传承教育推进会”在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带来了热闹非凡的《舞龙醒狮》中拉开帷幕,多样的艺术展演让在场的每一位充分领略了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天,《智慧中华•我是非遗传习人》第二套系列丛书发布。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等单位专家及非遗传人的指导支持下,历经一年半的时间,由杨浦区少年宫牵头带领三十位青年教师、相关专业高校学生共同参与完成。至此,《智慧中华•我是非遗传习人》10册丛书全部亮相。本册丛书由《我看皮影戏》《风筝制作与放飞》《棕榈叶编织》《朵云轩水印木刻》《情系中药香囊》五个板块组成,立足上海地域资源,涉及刻绘技艺、编织技艺、扎制技艺、织染技艺、雕塑技艺等手工艺门类,旨在帮助孩子打开“非遗”之门,探索和领悟中华民族智慧与魅力,在手、脑、心的协调中锻炼动手能力、专注力、创造力。

推进会上,杨浦区教育局和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领导一同启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皮影(木偶)”项目共建。双方将通过布局一条龙衔接,开展戏曲进校园特色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区级皮影(木偶)学生艺术团(公益)等形式,培养出一批中小学专职戏曲教师,推进戏曲艺术进校园、进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