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松山湖师生)(1)

地球上绝大部分能源都来自太阳,面对传统能源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的情况,人类该如何开发和利用太阳能?

9月1日下午,松山湖实验中学师生迎来了干货满满的“开学第一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高效晶硅电池团队工程师肖川作为主讲嘉宾,结合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带领现场师生一同领略太阳能电池的奥秘。这也是材料实验室科学家连续第二年走进中学校园开讲“开学第一课”,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前沿技术,拓展知识面,激发对科学的热情。

厦门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松山湖师生)(2)

松山湖实验中学“开学第一课”

活动中,肖川以“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题,围绕什么是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怎么发电、怎么让太阳能电池发更多的电三个问题展开讲解,从研究机理出发带同学重新认识太阳能。

“有同学对科幻小说比较着迷吗?有同学看过科幻小说里对于人类文明的介绍吗?”课堂一开始,肖川用同学们感兴趣的科幻话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厦门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松山湖师生)(3)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高效晶硅电池团队工程师肖川

他从科幻作品中对一级、二级、三级宇宙文明的定义入手讲解道,达到一级宇宙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可以完全利用地球上的全部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而其中对太阳能的利用,就是晶硅太阳能电池所研究的方向。

随后,肖川用一个简短的科普视频为同学们讲解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并沿时间线介绍了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发展脉络。2007年起,我国开始推动光伏产业国产化,到2020年,已经实现完全国产化并掌握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生产出便宜、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光伏电网比07年增长近50倍。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令现场同学备受鼓舞。

厦门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松山湖师生)(4)

松山湖实验中学同学们

活动现场,肖川为同学们带来了两块硅片,以及两块制作成型的太阳能电池。同学们在传阅过程中亲自上手感受,结合实物更好地理解太阳能电池如何提升转换效率。

来自初二(6)班的杨同学,其家人从事的行业恰好与太阳能电池相关,从小就对这方面知识很感兴趣。提问环节他主动提问:“电子在逃离出来时如何稳定有效的接入电网?”肖川耐心细致为他进行了解答。杨同学表示,听了工程师的讲解后,对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以及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有了更深的了解,收获非常大。

厦门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松山湖师生)(5)

现场提问的同学

“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未来能够投身光伏行业,为人类达到一级宇宙文明做出贡献。”下课前,肖川为同学们留下新学期寄语,鼓励同学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不断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见习记者】马新杰

【记者】陈启亮

【摄影/视频】黄政正

【作者】 马新杰 黄政正 陈启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