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建议高铁出个带孩子车厢”的话题登上各大网络媒体的热搜榜。

事件的起因是一个熊孩子在高铁上吵闹,乘客提醒其家长劝说制止。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的家长并没有真心的道歉,反而理直气壮地说:“不好意思,三岁小孩子听不懂道理,请你理解一下”。

更让人惊讶的是,另一位家长没有上前制止,而是举着手机对着乘客所在方向录视频,毫不客气地质问道:“你是第一次坐高铁吗……”,让整个事件发酵变得更为复杂。

对于这个事件,广大网友的态度十分理性!有网友认为:“熊孩子不听话,跟家长平常疏于教育有很大关系。”还有网友认为:“三岁孩子正处于第一个叛逆期,容易对父母管教过分的抵抗。”更有高赞网友直呼:“建议高铁出个带孩子的车厢。”

回顾整件事情的经过,不管孩子还是家长,言语与行动中都隐藏着坏情绪。接下来怒怂、咒骂轮番上阵,导致旁观者的情绪也跟着紧张起来。

学着与负面情绪和解签名(再愤怒也要保持镇静)(1)

人可以表达情绪,但不要带着情绪表达。在这起事件中,情绪失控很显然成为了元凶。

拿破仑曾说:“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摧毁一座城市的将军更伟大。”

想要成为优秀的人,首先要戒掉你的情绪,只有控制住情绪,才能控制我们的生活。

也正如《掌控对话:高效的沟通技巧》中所说:“你的个人成就和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作为人际交往者的有效性。”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人际沟通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变换语言环境,对人类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做了全面介绍,并对人际冲突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本书作者约瑟夫·A·德维托是美国的一位知名学者,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名誉退休教授,他多年从事传播学、媒体、演讲和修辞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其多部著作在美国高校被广泛使用,关于“沟通”的多篇文章亦频见于知名杂志报刊。

学着与负面情绪和解签名(再愤怒也要保持镇静)(2)

1

沟通是一场双向互动的游戏

人际沟通问题,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大多数人学过很多方法,没有去内化实践,最终收效甚微。

其实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将个人的思想表露出来,让对方能充分理解,达成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共识。

有孩子的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喜欢与家长对着干,可是家长们是否认真想过,我们的说教方式孩子是否愿意听,他们又能听进去多少呢?

前不久,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同样是带三岁娃乘高铁,这位家长就显得非常明智。

事情是这样的。上车后,宝妈给女宝一包湿巾,让孩子去打扫车间,不管桌子、墙壁还是地板,孩子喜欢擦哪就擦哪。

一趟车下来,女宝用完了一包湿巾,为车厢卫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最重要的是给同车厢的其他乘客带来了一次舒适的乘车体验。

据这位宝妈反映,之前女宝乘车时也总闹腾,自己着急上火不说,关键是影响其他乘客,心里很过意不去。

后来宝妈发现,让女宝做自己喜欢干的事,她就会乐在其中。

由此可见,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不服管教,不是没有好方法,打骂虽然见效快,但是对孩子的成长尤为不利,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才是硬道理。

学着与负面情绪和解签名(再愤怒也要保持镇静)(3)

2

掌握沟通编码,学会“弹钢琴”

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心灵的成长,快速拉进彼此的距离,使沟通双方的关系更为亲密。

但是与人沟通,70%靠情绪,30%是内容。情绪不对,沟通就不当;沟通不当,内容就会被扭曲。

在这次熊孩子闹高铁的事件中,熊家长请乘客谅解时说,“你这辈子别生孩子了,孩子得被你带死。”这句话里分明是带着情绪的。

本书作者认为,“人际沟通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沟通。”语言信息由口头信息和书面文字组成。非语言信息以肢体语言、超语言信息、面部表情等为载体传递信息。其中超语言经常被用到却又常被忽视。

例如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以及某些情况下,某个单词的发音不同,人们体会的含义也会不同。

我们再来看看“你这辈子别生孩子了,孩子得被你带死。”这句话,实际上,这句话是有两种或多种解释的。比如,一种是字面意思,孩子不能长大成人;还有一种说话是,孩子在严格管束和逼迫下,失去了独立性,将成为“木偶”。

再举个例子。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富商新家完工,于是他花重金邀请大才子祝枝山题写对联。祝枝山为上联题字:明日逢春好不晦气,下联是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众人看得大惊失色,富商看了以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怒气冲冲找到祝枝山,质问他为什么写出如此丧气的对联。

祝枝山却笑道:“那是你没读对。”正确的读法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虽然是同一句话,但是因为断句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除了上述例子外,超语言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看待语速快慢也不同。

例如,韩国人认为男性说话速度太快,信誉度不高。与之相反,美国人却认为男性说话速度快,更有效率,更值得信任。

总的来说,沟通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系统工程。

朋友之间沟通不当,容易产生误会;爱人之间沟通不当,就会产生隔阂,孩子之间沟通不当,就会产生矛盾。

现代沟通方式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复杂,是因为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旦情绪失控,很有可能因为脱口而出的话伤人伤已。

实际上,当一个人情绪稳定下来的时候,才是最好沟通的时候。

学着与负面情绪和解签名(再愤怒也要保持镇静)(4)

3

学会倾听,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在本书中,作者考虑到微信、微博等新的社交媒体因素,为倾听重新定义。

他认为:“我们需要将传统上对倾听的定义从听觉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扩大到更广泛的行为上去。”

例如,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是沟通的一部分,那么阅读和回复信息也是沟通的一部分,从逻辑上说,阅读和回复信息也是倾听的一部分。

事实上,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为此,作者在第4章中重写了人际沟通中的倾听。包括四种倾听类型、以及关于共情倾听的技能练习,另外,对倾听障碍者如何提高倾听能力提出个人见解。

▲共情式倾听

指的是抛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认识和理解他人的心理和情绪状态的能力。但是有证据表明,共情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尽管共情可能促进理解,但也要有边界。

▲礼貌式倾听

一般情况下,当别人对你倾诉时,正视对方双眼、赞许的点头、适合的手势动作,都是礼貌倾听的基本表现。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避免打断对方的话,给予支持性的提示,对说话者表示共情,给予正面反馈也属于礼貌式倾听范畴。比如说“我明白了”等等。

▲批判式倾听

在许多倾听情况下,你需要对对方的话进行批判性的评估与判断。当你在批判性倾听时,你会理性而冷静地思考。批判式倾听可以补充自己的接受性倾听,有助于你分析和评估信息。

▲积极式倾听

是指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和接纳,同时能够更好、更清晰地表达意思。应当在不改变对方所说的内容或意思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还应该简明扼要表达已经说过的关键点,进行具体化澄清。

倾听是沟通交流的纽带。如果我们想要提高沟通的质量,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就需要认真倾听,同时在倾听中思考。

正如迪恩·拉斯克所说:“说服别人的一个最好方法是用你的耳朵——听听他们在讲什么。”

所以,凡事勿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要以自己的观点去衡量他人。

学着与负面情绪和解签名(再愤怒也要保持镇静)(5)

结语

同样一句话,有人说出来让别人听着舒服,而有些人说出来令人反感。

实际上是语言掌控能力的差异,一个人思维逻辑能力强,语言掌控能力就越强。

本书以传播学为基础,着重阐述了人际沟通的一般概念与原理、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的相互联系、人际沟通的具体手段以及表现形式,顺应当代人际沟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对人际沟通中遭遇挫折的人,对有意改善沟通能力的人都有所裨益。

在如今职场上,语言掌控能力已经作为一项新技能,被写入职招聘条件。愿你通过阅读掌控对话,掌控人生!

参考文献:

1、每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背后,都是高情商和大格局;

2、有效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非常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同意文中观点,还请给本文【点赞】 【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