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已知的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关系中,从没有象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建立如此密切和复杂的关系,对于这种联系的认识、实践和解读,它几乎贯穿了人类的进化史,直到现在仍然难以从真正科学意义上说清。

这种情况在自然界中是十分少见而独特的,与前述我们谈到的人类与驯化植物之间的关系显然不一样,人类和驯化动物之间不光是一种简单的寻找、替代、培育、补充能量食物的关系,它涉及到人类其他的如宗教祭祀、借力工具、毛皮利用、畜奶哺乳、情感陪伴、生存共生……等等等等,驯化的动物给人类的贡献和带来的利益太多太多,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最初的动物驯化是从喂养动物开始的。所有的生物学家、动物学家、人类学家的共识是,几乎没有动物会喂养其他动物的幼仔,唯独人类。因为食物总是有限的,你每喂其他动物的幼仔一口,你自己的幼仔就少吃一口。面对这一现实,养育其他动物的幼仔显然难以理解,那为什么人类最初会这么做呢,人类是怎么想到要驯化动物呢?

  1. 人类为什么要驯化动物?

许多学者认为,装备锋利的石器工具的人类,一下子从居弱的猎物变成了高效的猎手。同时,成为掠食者也使得我们的祖先直接参与进了与其他食肉动物争夺动物尸体和猎物的竞争之中。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祖先既学习观察那些潜在的猎物的习性,以期提高狩猎的成功率,获取更多的食物。同时,为了在自然界的竞争中获得相对的优势,他们也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竞争对手身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于动物的认识与了解日渐加深,又可以通过沟通,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其他人。语言的进化,以及信息与知识的交流手段的产生,使得我们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当人类关于动物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进化的天平明显地向人类倾斜。我们]的祖先开始了一项革命性的尝试----驯化动物,于是3.2万年前狗被驯化了。如果仅仅是从保证稳定的肉食供应出发,传统上认为,把狗作为家畜来驯化是一个非常不理想的选择,因为狗本身就要吃掉很多食物。

然而,驯化动物的初衷并不是仅仅为了获取肉食,而是将我们经过千万年观察而熟知的动物,变成我们]活的工具。不同的驯化动物为不同的工作提供了大量可再生的资源。例如追踪猎物,消灭老鼠,保护族人与货物,提供毛皮取暖,远距离运输,以及为人类的婴儿提供奶制品等等。

驯化是一个持续数代的过程,并基于对这些动物的观察,一旦完成了这一驯化的过程,家畜便会根据各自的特性,为人类提供大量的便利。与动物之间的联系,是人类最为古老也是最为基本的特性,它为我们族群的生存与繁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关于为什么驯化,许多学科的科学家能够形成基本共识的是:可以分为两种理论:环境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者认为更新世后期到全新世初期的寒冷和干旱使人类集中到一些绿洲,在绿洲中人类和动植物的相互共生导致了人类对动植物的驯化,这便是著名的“绿洲理论”。社会决定论者认为是社会的压力促成了人类进行驯化,人类进行驯化是出于人口的增长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显而易见的是:群体中人口数量要想保持常量,则食物的高质量和劳动低消耗是必要条件,而这种平衡一般不易保持。增长的人口会导致人类群体整体降低食物质量和数量。因此为保持人口的稳定,必须有新的策略以适应。于是植物栽培、动物驯化等农业新技术渐进出现,以增加食物的产量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是人类生存的环境逐渐恶化倒逼的结果,才是人类动植物驯化事件、活动产生的最大的可能原因和动机。

二、人类是如何驯化动物的?

谈到动物驯化,就必须要了解一个基本的事实,在人类整个动物驯化的历史中,总共有148种大型植食性动物可以供人类作为侯选人工培育物种,但是最终只有14种被人类选中。

这就带来两个问题,1、为什么我们人类为什么总是培养大型草食性动物做自己的肉源,2、人类为什么只培育14种?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后认为,一种动物能否被人类驯化,必须要同时满足6个条件。事实上,很多物种都能满足其中的4个或5个条件,但很少有物种能全部满足。这就是著名的动物驯化的“安娜原则”!

我们先科普一下什么叫“安娜原则”?

一个多世纪以前,英国科学家高尔顿简明地概述道:“每一种野生动物都有可能得到驯化,有几种……很久以前就驯化了,但其余的大部分有时仅仅由于在一个小小的细节上出了问题,就注定永远野生了”。就如同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著名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样。在驯化动物这件事上,“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被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这个原则称之为“安娜·卡列尼娜原则”。这个作为动物驯化的标准化特征的基本原则直到现在仍然深深的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得到驯化,每一种候补的野生动物都必须具有许多种不同的特点,缺少了哪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都会使驯化的努力失败,就像建立幸福婚姻的努力失败一样。我们至少可以找出驯化失败的几组原因:

  1. 日常食物不能太挑食(成本低)

每一次某种动物在吃某种植物或另一种动物时,食物生物量转换为取食者生物量的效率通常在10%左右。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养一只1000 磅重的食肉动物,你就得用1万磅的食草动物去喂它,而这1万磅的食草动物又需要用10万磅的玉米来饲养。即使在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中,也有许多像橡树袋熊这样的动物在偏爱植物方面过分挑剔,要想成为饲养场里的牲畜实在不敢恭维。也就是说,如果动物太挑食,喂它们什么食物都不乐意吃,那么这种动物就没有被驯化的可能了。对于牛羊这类的食草动物而言,它们的食谱广泛,各种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没有草的时候人类还可以喂给它们谷物吃;对于猫和狗而言,它们除了会吃人类喂给的肉食外,也会清理人类吃剩的食物,如骨头、鱼刺等等,有时也会吃一些素食,必要时还会自己捕捉猎物。

  1. 生长速度快(效率高)

为了值得饲养,驯化动物也必须生长迅速。如果一种动物被养了几十年还没成年或成熟,那么驯养这种动物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毕竟人类的寿命也就短短几十年,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喂养和照顾动物上是很划不来的。猪和羊之所以能被人驯化,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长大,然后成为人类的肉食来源;马和牛之所以能被人驯化,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能在几年里长大,然后协助人类工作。从这个方面来讲,大象就不能被人类广泛地驯化了,它们虽然可以被驯服成良好的劳动者,但却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成年,对人类而言,这是很不划算的。这一点亚洲人很聪明,需要役用象的时候,直接把大象从野外捉来加以调教要省钱得多。

  1. 避免凶险之辈(性格温顺、饲养安全)

如果一种动物十分凶猛,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那么这种动物也就很难驯化了。牛、马、羊都很温和,比较容易驯化;而非洲野牛、美洲野牛、斑马等则有很强的侵略性,十分危险,因此很难被驯化。

为什么驯服过的动物会回击主人 所谓动物驯化(1)

图:就算是动物园中的老虎也没有被人类完全驯化

大多数猫科动物都天性凶猛,体型较大的猫科动物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威胁因此它们很难驯化。现在有很多老虎、狮子被喂养在动物园中,看上去很温顺的样子,但这只能算得上是驯养,不能说是被驯化了——没有任何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可以被人完全驯化,它们的骨子里还有很强的野性基因,是表现出可爱还是表现出可怕只在它们的一念之间。现实中,马戏团或动物园中一些狮子、老虎也会伤人,甚至吃人。不过,对于这一点,目前还存在争论,因为一些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正是来自比较凶猛的动物,如狗来自于狼。更为典型的一个例子是非洲斑马,历史上驯化他们的努力已经达到了让他们可以拉车的地步,曾有人坐在斑马拉的马车在伦敦街上驶过。但斑马长成后变得难以应付,他们有咬人不松口的习惯,被咬伤的美国动物园饲养员甚至比老虎咬伤的还多。

  1. 圈养中的繁殖保障问题(人工条件下的繁殖)

我们人类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下进行性行为,有些具有潜在价值的动物也不喜欢这样做。有些动物从野生环境来到人工圈养条件下后,会因为环境的变化以及活动空间的减少等因素而不能繁殖。很多野生猫科动物不能被人类驯化,就是这个原因。比如猎豹、雪豹、兔狲、荒漠猫、渔猫、山原猫这类猫科动物就极难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繁殖。动物园要养它们,就要从野捕捉。很多动物园繁殖出来的个体远远没有从野外捕捉得多。最典型的例子要属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在野外,几个雄性猎豹对一头雌性猎豹要追逐好几天,而所以需要用这种长距离的求爱方式,似乎是为了使雌性猎豹排卵或愿意接受交配。关在笼中的猎豹通常会拒绝按照那种精心策划的求爱程式办事。虽然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怀有驯化它的强烈兴趣。驯养的猎豹作为比狗不知强多少倍的猎兽,曾受到过古埃及人、古亚述人和现代印度人的重视。印度的一位皇帝在位40多年的时间里曾饲养了9000只左右的猎豹,但只有一例繁殖记录。就算是科技更发达的今天,猎豹在动物园中不能繁殖也是正常现象。因此,对猎豹的驯化是极其困难的,虽然这种猫科动物相对狮子、豹子而言温顺多了。

为什么驯服过的动物会回击主人 所谓动物驯化(2)

图:猎豹夫妇

  1. 这种动物不能有强烈的恐慌倾向

如果把瞪羚关在围栏里,他们可能惊恐不安,不是被吓死,就是为了逃生在围栏上撞死。几千年来,在新月沃地的一些地区,瞪羚是最经常被捕获的动物。在该地区最早定居的人除了瞪羚再没有更多机会去驯化别的哺乳动物。但没有任何瞪羚得以驯化。想象一下放牧这样一种动物的情景吧:他飞速逃走,盲目地向围墙一头撞去,他一跳就能达到差不多30英尺远,奔跑的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50英里。还有就是在人工饲养情况下,因为羚羊感知敏度太高、太脆弱,稍有震动它就会惊群,而惊群会导致雌性怀孕的动物发生大规模流产。仅因为这么小一个原因,羚羊从来没有能够被人类驯养。

为什么驯服过的动物会回击主人 所谓动物驯化(3)

图:遭到鳄鱼惊吓的羚羊

  1. 头领主导

拥有群居习性的动物就属于这个范畴。群居动物中往往有头领,头领领导着其他成员,其他成员都要听头领的话。当人要驯养这一类动物时,人就会有机会成为它们的领导者,然后对它们进行管理。如果一种动物天生就是孤傲的独行者,那么它们将很不乐意听从其他动物包括人的指挥。

为什么驯服过的动物会回击主人 所谓动物驯化(4)

通常而言,一种动物只要符合以上6个条件,那么人类就可以将其驯化。需要注意的是,驯化是在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人工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可以不断地加强,也可能会消退。对一种动物的驯化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若想让一种动物一直保持被驯化状态,人类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巩固。

从一开始,动物驯化的最令人困惑的特征之一,就是那种表面上的随意性:有些动物被驯化了,而他们的近亲却没有得到驯化。除少数几种外,所有可以作为驯化候补者的动物都被安娜·卡列尼娜原则排除了。只有很少一部分野生哺乳动物由于在上述所有这些方面都能协调一致而最终得以和人类结成美满的婚姻。只要研究一下那些不曾驯化的候补动物,就可以看出使其中每一种失去驯化资格的一些特殊原因。因此,托尔斯泰可能会赞同一位前辈作家圣马太(《圣经》人物,传说《马太福音》为他所撰———编者)的真知灼见:“被传唤者众,而被选中者少。”

这样看,所谓“驯化”,不是动物被人们训练得“听话了”,而是听话的动物被人们留下了!

科学家对驯化给出了一个基本的定义: “驯化是人类出于生存和谋利的需要,在人类社区中对被捕获动物的繁殖、活动地域及食物供给进行控制。在这里,重点是人类控制!

上述所总结的6个方面,诸如成本低(草料喂食)、效率高、生长周期短、温顺、适应自然的能力强、饲养稳定、变数少等原因是作为可持续驯化、生产的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物种变量选择。也是人类控制行为的基本选择!这种选择的基本思维就是确定性思维。这种确定性思维的选择,不光是在人类最初的动植物的驯化、生产上,对后续人类其他的产品开发、生产活动的进行均是如此。可以说,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和共识,是一种不约而同的统一的约定。要知道,远古人类肯定不如现在人类知识丰富,但是在基本的智慧上,并不比现在人类差。靠本能的认知、不断地试错,人类就可以做出上述动物驯化的繁琐之举。而现在科学家所做的所有活动,只不过是认识、总结、发扬光大前人的成果罢了!

全文完,如果您喜欢,就给点个“赞”或者“在看”吧。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