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空把8期《种地吧》都追完了。堪称史上最累真人秀,能坚持到底是真的蜕变。最大的蒋敦豪28岁,最小的王一衍才19岁。令我惊讶的一点,节目竟然面试了200多位年轻人。被选中的10位,对他们的考核,比选秀节目还要严苛。首先有实习期,他们要经历真实的秋收考验后,就是在农户家里通吃同住同劳作。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1)

在正式开拍前,他们还要进行相关农业知识的学习,我看完也有想学习的冲动。培训了医疗救护,消防安全,厨艺,木工,瓦工等生活技能,我好羡慕他们呀,这些技能,尤其是木工和瓦工这两项技能,平时很难遇到对应的培训班,我想学习和实践都没有机会。我都期待《种地吧》第二季招收女嘉宾了,想去试一试。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2)

还有令我感到嫉妒的事情,是他们有机会接二连三考取拖拉机驾驶证、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玉米收割机驾驶证等驾驶执照。这些执照对于生活中被钢筋水泥包围的城市人来说,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我觉得这些农机具的驾驶证,比我手里的C1证香多了。关键上这档节目还可以健身加瘦身,我可太羡慕他们了。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3)

他们的任务是将手里的八块农田,一条河道,三个鱼塘,废弃的两栋房子,一个仓库,在未来半年的时间里维护和建设好。收割借来的水稻,用卖水稻的钱买小麦种子,买化肥和农药。种植的小麦收获后,我觉得他们十个人同甘共苦的关系,都快赶上了战友的关系了。我相信他们相处半年后的友谊肯定会十分深厚。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4)

第一期多亏了水稻收割机,否则他们腰累断了也收割不完。之间有几个小插曲。白天,赵小童因为不听师傅的劝告,导致收割机卷了太多土,差点上不了岸。晚上,赵一博因为考虑不周,导致机器刮到电线,不能继续收割。他们把师傅给气了个半死。关键5号田因为地形关系要纯手工收割,比拼他们力气的时刻到了。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5)

第二期花高价租了一个古董脱粒机,还不能用。这些工作中的困难都还能克服,关键是生活中的困难太多了,连取暖的设备都没有。多亏请来了张绍刚和麦家,给他们添了空调和洗衣机。第三期先用抽水泵排积水,再人工挖排水渠,眼看着效果不好,就制造工具来辅助排水。这两期,他们吃了很多亏,遭了很多罪。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6)

第四期我看到他们十个人卸了30吨化肥,我光看着都傻眼了。而且先期遇到了货车陷入泥巴里出不来的状况,他们扛15吨化肥走了很多冤枉路。这个比越野训练的强度都高。中期要不是钩机把货车从泥巴里拉出来,剩下的15吨会更累。从白天卸到晚上,一边是远处的烟花绽放,一边是他们累得浑身发抖,好心疼他们。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7)

第五期因为之前排水太浪费时间了,导致他们的小麦播种严重落后,也要加大种子的播种量和化肥的投入量,造成资金投入增加很多。龚俊、庞博、徐志胜、小佳的到来,给种地吧兄弟们买了好多食物和日用/日杂/小家电。第六期观众见证了十兄弟纯手撒142亩地化肥的时刻。赵小童撒肥也太专业了,兄弟们跟不上。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8)

第七期看到小佳这么会做饭,徐志胜如此厉害的手工,我隔着屏幕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关键这帮年轻人白天干了那么多农活,晚上还有精力打篮球、掰手腕,我是真佩服的五体投地。第八期很欣喜的看到他们将地里的活计完成的差不多了,开始筹备养家禽和牲畜,种蔬菜水果的阶段。还准备来个加工销售一条龙。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9)

我希望像《种地吧》这样真正接地气的真人秀节目越多越好,看他们劳作的几个镜头就比死记硬背书本上关于爱惜粮食的文章要深刻的多。而且他们不光是付出体力劳动,还开启了他们创业的最强大脑模式。不仅家务做得越来越好,连装修加设计的活都摸索出来了。我觉得目前绝对是最累真人秀,看到他们真实蜕变。

种地吧综艺有几季(8期种地吧观后感)(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