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果真是这样吗?也许某种说法有其“科学性”,但我们要说的是今天我们已经把过年叫春节了(过去,过年与春节是两个概念),二者和并为一了,在这个春天的节日里,有什么不可以快乐的呢?

过年风俗小知识(连夫妻生活也不能过)(1)

过年,有很多讲究的。这些讲究在当下,已经被当成了穷讲究,即是越讲究越穷,所以,人们就不讲究了,把它不当一回事了。然而,关于这些穷讲究,说叨说叨还是很有意思的,虽然很少被记录在史书里,但它也是我们的历史。

在北方,儿时的年里,隐约有这样3件事让人直到现在还很难理解:1.过年不准动针;2.过年不能动刀;3.过年初一、初二、初三3天时间家里扫出的尘土也不许倒在外面。

这3件事有个大约的解释,前两件事约摸和家里的“神”有关系。过小年的时候,人们会把家里的“灶神”送上天,让它也去天上过年,在人们的理解里,天上的年大约就在小年距除夕的这一个星期。这“灶神”很重要,人们不难得轻易“得罪”它,在它的“宫殿”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人们送它走的时候都要反复叮嘱,要它去了天上多说好话、少说坏话,它还有一个使命即是在年三十人们接它回来的时候,要带上福、禄、寿三大财神,请它们来到人家过年,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平安、健康、长寿以及财源。

所以,不准动针就有了一定的“严肃性”,即是福、禄、寿三大财神在人间过年时,人们是不能有任何差错的,即使针尖那么大一点也不能;动刀就更不能了,人们怕这一动动刀福、禄、寿三大财神给吓跑了。这里面是人们满满的对于幸福的祈愿。

至于尘土,也有讲究,有钱有关系。即是过年家里的尘土意味着人们的一年的财气,把它倒出去就意味着一年的财气没了,多少有些不吉利。与之相伴的是,人们把初五这天叫“五穷”,在传统年俗中,过年要把五穷赶走。人们烧鞭炮,到处串门,喜庆气氛带旺人气,赶走牛鬼蛇神,还要拿起扫帚把垃圾清扫出门,意指把脏东西都赶出去,寄托的是人们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过年风俗小知识(连夫妻生活也不能过)(2)

韩愈先生为此写过一篇《送穷文》,被收录在《全唐文》中,五穷因此成了我国的典故,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人们三揖而送之,一年的厄运就没了。

这些都能理解,都是我们的文化,但是,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复杂”了,也让很多人难以启齿——过年不能过夫妻生活。真的吗?我们就让历史来回答它吧。

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这种说法。我国有着悠久的的文化传统,其中性文化的渊源更是悠长。从性崇拜,婚姻制度,性观念,性风俗,房中术,性文艺,性医学,以及宗教中的某些内容等等的方面,反映出了它在人们生活中所留下的深刻痕迹。在原始社会,人们除了通过性交获得“欲仙欲死”的快乐来繁衍人口外,还深信性能使五谷丰登,所以不少地方有野合,妇女在田地分娩的风俗。

过年风俗小知识(连夫妻生活也不能过)(3)

但是,过年为什么不能过夫妻生活呢?显然,这是后来“文明社会”的产物,是被卫道士加上去的。主要是他们认为,过年因为有“神”在,而夫妻生活多少是有些“不洁”的,所以就不想让大家干这个事情了。

我们先说《笑林广记》中的一则笑话,说是有个儒生在洞房花烛夜要和新娘过夫妻生活前,竟向新娘打拱作揖,认为要行周公之礼,人皆笑其“迂阔”。古人将夫妻性生活称为“敦伦”他们认为夫妻生活是求子嗣的大事,所以慎重对待,这可能是受了性崇拜的影响,而被那些持夫妻生活“污秽不洁”观念的人所不容了。

所以,在这求子嗣的大事面前,当然要表现得神圣庄严了。

过年风俗小知识(连夫妻生活也不能过)(4)

最有代表性的也被后人看成了笑话:一是说汉代有个叫陈伯敬的人,在每次要和妻子过夫妻生活前,必须先查看黄历,挑选黄道吉日,并且再三地派丫鬟去通报妻子,然后才到妻子的房中去;一是唐代有个叫薛昌绪的人,每次打算和妻子相处,一定要命女仆再三通知,然后再秉烛而至,在妻子房中谈谈天,吃吃茶,而后告退。如想和妻子过夫妻生活,想在夜晚留宿于妻子房中,就必须派女仆以书面请示说:薛某以继承香火、繁衍后代为重,今天想留宿娘子房中,不知可否?

很明显地,这些事儿都被我们说成了笑话,过年不能过夫妻生活的事当然也是个笑话了。

过年风俗小知识(连夫妻生活也不能过)(5)

因为被看成了是不洁的,所以,就得弄出一些相应的说法,以获得理论支持。这种说法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知晓了。而过年不让人们过夫妻生活大约来自于民间性行为会亵渎神明的迷信说法,比如在日蚀、月蚀、暴风、骤雨、地震、电闪、雷鸣、水灾、旱灾、雹灾、蝗灾、瘟疫等情况下,男女若发生性行为,是对天意的违背,对天神的不敬,灾难会因此而降临。

还有,在宗祠里、祖堂上、庙宇内、宫观中、神龛下、井灶旁、坟墓地、棺柩处,是严禁发生性行为的。这都是鬼灵神明常居之处,如在这些地方发生性行为,必会亵渎、触犯了神灵,惹怒了它们,也是会降下灾祸的。如此等等,也便有了这个不知从何而来的风俗。甚至,人们把每年五月初五俗称“五毒日”,九月九日俗称“九毒日”,都要禁忌性行为。再甚至,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是阴阳转换交接的时刻,此时阴阳不调,禁忌性行为。另有,《台湾民间禁忌》中直截了当地说:“忌初一、三、五、七、九、十五日行房。”

过年风俗小知识(连夫妻生活也不能过)(6)

果真是这样吗?也许某种说法有其“科学性”,但我们要说的是今天我们已经把过年叫春节了(过去,过年与春节是两个概念),二者和并为一了,在这个春天的节日里,有什么不可以快乐的呢?

《周礼·地官·媒氏》 中说: “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个仲春之月就是男女的“婚会”,古代的“春节”,“奔者不禁”说明了很多问题,其中的“奔”字在《国语·周语》韦昭注为“不由媒氏也”,意思很明白——自由的恋爱是多么可贵,何况恋爱后的夫妻生活呢!

同样,在我国古代南北少娄民族中,亦有类似习俗。所以,过年,还是让爱来得猛烈一些吧,而那些流传下来的所谓禁忌,也就只能是些穷讲究了。(文/路生)

过年风俗小知识(连夫妻生活也不能过)(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