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诗歌,很多人都会说唐朝人把好诗都写绝了,后人想要超越唐人,真的太难了,所以只能从别的地方切入,比如词、曲,于是就有了和唐诗并驾齐驱的宋词和元曲。

而现在我们通常会在唐诗宋词元曲之后再加一个明清小说,这让很多人有一种错觉,明清是不是没有什么人写诗了呀?其实不然,只是因为前辈们太耀眼了,所以明清特别是清朝的诗作会显得黯淡无光。

象牙山最有才气的一首诗 清代一首山行小诗(1)

其实清代还是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比如我们教科书上经常出现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不是非常不错的诗篇。

并且清诗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特点,就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清朝,诗人写诗近乎于白话文,另外不会引用太多典故,这个特点就有利有弊。

好处就是诗意非常好理解,到一看就懂的诗就让很多人诟病:说失去了韵味,没有诗味了,我们要向古人看齐,我们要复古。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他说时代在变、社会在变,那我们诗歌创作也应随之发生新变,我们要摆脱前人窠臼,当变则变,勇于推陈出新,要以新言去写新意。

这个人就是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的袁枚。

袁枚笔下的诗别具一格,虽然没有高超的表现手法,到就那么寥寥数语,便把一件普通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

象牙山最有才气的一首诗 清代一首山行小诗(2)

比如他笔下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春天早上睡个懒觉“山上春云知我懒,日高犹宿翠微颠。”(《春日杂诗》)

冬天雪夜里读诗“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十二月十五夜》)

……

既通俗易懂,又富有诗意,诗中充满真性情。

今天长风给大家分享他的另一首诗,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同样充满诗情画意,信手拈来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它就是袁枚出门游玩,见山水自然风光旖旎,有感而发写下的《山行杂咏》。

《山行杂咏》

清代:袁枚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这首诗非常有趣,短短4句28字,不用一典,却展现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使人读后如身历其境。

走的崎岖不平的山路,看的是延绵不绝的山峰。置身其中,周围的青山犹如蝉茧一样把人完全包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前面还有路可走。

象牙山最有才气的一首诗 清代一首山行小诗(3)

全诗紧扣诗题“山行”,如同一路平移的电影长镜头,行了一路全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走了一山还有一山。接着来一个俯拍镜头,人物置身绵延不绝的大山中,显得非常的渺小。

前两句是描写诗人对脚下征途与眼前障碍的局部地理环境之感受,有点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首句“十里崎岖半里平”,十里和半里相互对比,表现出山路多坎坷险要而少平坦方便,表面上看是客观、静止地写山路,实际上数字变化中正暗中表示作者已经走了一段又一段了,才有此感悟,此乃以静显动。

次句“一峰才送一峰迎”既表达此处山峦如聚的现实,又将眼前青山拟人化,“迎”与“送”二字形象而逼真的把山看作热情的朋友,既对应前句“十里崎岖”,又衔接下句“青山裹人”。

后两句则是表现山行的整体地理环境的体验,去识此山真面目。

此时,诗人仿佛一分为二:一方面仍在群山环绕中苦苦寻找路的尽头,而另一方面则已跳出群峰而凌空俯视,只见重重青山仍然如同层层蚕茧将“人”四周包“裹’’住,无法冲出,以至不相信还有出路。

象牙山最有才气的一首诗 清代一首山行小诗(4)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这两句反映的是诗人“山行”时久不见平川的郁闷心态,但诗人多个角度看问题,特别是跳出局中,这样很容易看清事情,更简单更明了。将绵延“青山”之比喻为“茧”,甚是奇特,亦是本诗的妙处。惟有化大为小,才更能恰切地表达诗人于“山行”时最真切的感受。

这首《山行杂咏》,真切细致,新颖奇特,诗人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山行所见的美景,使读者有种身历其境之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