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夯土墙由什么配制(夯土墙版筑工艺)(1)

筑,人类建筑史一大发明,传统时代大规模流行夯土墙建造,便取决于版筑技法与一种叫做“版”的夯土工具。

溯源现代混凝土浇筑,其模板某种程度上可由版筑夯土墙的“版”为雏形。当然,人类技术突飞猛进,装配式建筑的出现,为新技术诞生埋下伏笔,如3D打印。

传统夯土墙由什么配制(夯土墙版筑工艺)(2)

曾经夯土墙建筑是非常普及的,版筑夯土造屋,就地取材,冬暖夏凉,且节能环保,是大众的不二之选。

所谓版筑,即以板为模,填土夯实制成夯土墙的方法,主要工具:两块侧板(通常高约30公分、长1.5米)、一块挡板、两根夹签、一个箍头、一条木墙板、一个夯锤(杵)、木扇板若干。

传统夯土墙由什么配制(夯土墙版筑工艺)(3)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地基上用两块侧板和一块挡板组成模具,另一端用箍头和夹签固定,然后向内添土。

添入夯土墙模具内的土料,每层虚铺厚度约15公分,用脚初步踩实,再用夯杵夯多遍,每个夯点至少要夯两杵,每次夯击,夯杵提升高度约40公分,之后再填土,再夯实,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土的高度与模板平。

传统夯土墙由什么配制(夯土墙版筑工艺)(4)

需要进行模板移动时,沿着建筑地基平移,继续夯筑至所需长度,称为“第一版”。第一版夯土墙之上架设模板继续夯筑,为“第二版”。

由于新夯的夯土墙承载力较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能破裂,因此土墙每天夯筑高度一般不超三版,大约1米高。版筑法需严格控制其垂直度,对每版都要找平处理。

传统夯土墙由什么配制(夯土墙版筑工艺)(5)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可见古人打夯颇多讲究,并非随便之事,它是一种工法一项工程,须循序渐进,一步一夯,一夯接一夯,一层连一层,此谓“打顺夯”。

还有梅花夯,打一个梅花再从四边继续打梅花,以及回字夯,按照写回字的方式圈圈夯击,都有章法可循。

传统夯土墙由什么配制(夯土墙版筑工艺)(6)

劳动虽难免汗流浃背,但夯筑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匠人通常还要唱夯调,哼小曲,讲笑话,以调和体力工作,令身心更轻松。

唱夯歌喊调子,既缓解夯头之重,也能促成大家抬夯下夯劲儿往一处使。如今,在四川阿坝初春的夯土民居启建中,人们仍保留着打夯唱歌的习俗,成群的劳动者一边挥舞手臂,一边高唱,施工现场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传统夯土墙由什么配制(夯土墙版筑工艺)(7)

朴之原,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史文化的沉淀,化为具有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人文韵味的老砖墙、老土墙、(仿)古城墙、现代新型夯土墙,在城市和乡土,在旅游景区、古城小镇、文物遗址、博物馆、剧院、艺术馆和民宿酒店……奉上或诗意古雅、美丽质朴或时尚潮流的建筑肌理艺术品。

传统夯土墙由什么配制(夯土墙版筑工艺)(8)

朴之原夯土墙 | 莒国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