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中级职称]基础知识--组织

放射技师中级专题讲解(基础知识--组织)(1)

放射技师中级专题讲解(基础知识--组织)(2)

二、组织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群体结构,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组织分成四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统称为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简称上皮主要由上皮细胞紧密排列组成。上皮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显著差别,因而细胞呈现明显的极性:一面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的腔面,称游离面;另一面朝向深部的结缔组织,称基底面;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面,称为侧面。上皮细胞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并借此与结缔组织相连。上皮组织无血管、淋巴管,其营养由深部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透过基膜共给。上皮组织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受各种刺激上皮组织主要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被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衬贴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面。根据细胞的形态及层数,

分为下列类型: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单层扁平(鳞状)上皮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表面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的上皮单层上皮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等的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等的腔面复层扁平(鳞状)上皮复层上皮角化的:皮肤的表皮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的腔面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泌到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胃腺、胰腺等;内分泌腺无导管,腺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分泌物(称激素)直接释入血液,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二)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指固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防御和修复等多种功能。

放射技师中级专题讲解(基础知识--组织)(3)

1.固有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以下几种

(1)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特点是纤维排列稀疏,在体内分布广泛,支持和连接着各种组织或器官,也构成某些器官(腺体、肝、肺等)的间质。所以,疏松结缔组织有连接、支持、传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以及防御等功能。

(2)致密结缔组织:它的主要特征是纤维丰富致密,以胶原纤维为主要成分(如肌腱、韧带、真皮及一些器官的被膜),只有极少数是以弹性纤维为主要成分(如椎弓间黄韧带)。

(3)网状组织:是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主要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网状组织为血细胞发生和淋巴细胞发育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4)脂肪组织:是一种以脂肪细胞为其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机体的活动贮存和提供能量。正常男性脂肪含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占15%~25%。

2.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胚胎早期,软骨是外耳、呼吸道、躯干和四肢的主要支架成分。成年后躯干和四肢仅存在关节软骨、关节盘、椎间盘和肋软骨。根据基质中所含纤维成分不同,软骨可分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1)透明软骨:基质中含有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分布于喉、气管、支气管和肋软骨等处。(2)弹性软骨:基质中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分布于耳廓与会厌等处。(3)纤维软骨:含有大量胶原纤维,分布于耻骨联合及椎间盘等处

3.骨组织是人体最坚硬的一种结缔组织,由骨细胞和钙化的细胞间质构成。骨由骨组织和骨膜构成,骨内有骨髓腔。体内90%的钙盐存在于骨组织中。钙化的细胞间质,又称骨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有机物为胶原纤维,无机物为骨盐。骨胶原纤维被黏合在一起并有钙盐沉积形成薄板状的骨板。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以长骨为例,其骨松质位于骨的两端的骨骺中,由大量针状、片状的骨小梁构成,呈疏松海绵状,空隙内含有红骨髓、神经和血管。骨小梁由不规则的骨板构成。骨密质位于骨干,由规则排列的骨板构成。骨板排列有四种方式:内环骨板、外环骨板、哈弗系统、间骨板。

4.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浆相当于细胞间质。血细胞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

(三)肌组织

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因此又称肌纤维。肌组织根据结构、功能、分布的不同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1.骨骼肌主要分布于头部、躯干和四肢,大多借肌腱附着于骨骼。骨骼肌活动受意识支配,属于随意肌,有横纹。2.心肌分布于心壁和邻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属不随意肌,有横纹。3.平滑肌存在于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及血管的管壁。此外,皮肤的竖毛肌、眼的瞳孔括约肌及腱状肌等也是平滑肌,它是梭形无横纹的细胞,属不随意肌。

(四)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能感受刺激,传导冲动,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营养、保护、绝缘的作用。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大小不一,但基本形态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是神经元功能活动的中心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胞体的细胞质称为核周质,内含有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和参与传递信息的物质。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突起自胞体伸出,其终末分布于外围器官,组成神经末梢,感受来自体内外的刺激或支配效应器(肌纤维、腺细胞等)的活动。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机体复杂的神经网络,实现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高级神经活动。

放射技师中级专题讲解(基础知识--组织)(4)

根据突起数目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根据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散在神经元之间,其种类很多,形态功能各不相同。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两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是一类有突起的细胞,可分为四种: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主要有施万细胞,它形成周围神经纤维的髓鞘和神经膜。

三、器官

放射技师中级专题讲解(基础知识--组织)(5)

人体的诸多器官按其功能的差异可分为器官功能系统和运动系统,其中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统称内脏。内脏器官的形态不尽相同,按其构造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一)中空性器官

中空性器官呈管状或囊状,内部均有空腔,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等,其管壁通常分为3~4层。以消化道为例,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二)实质性器官实质性器官多属腺体,表面包以结缔组织的被膜,如肝、胰、肾及生殖腺等。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器官实质内,将器官的实质分隔成若干小单位,称小叶。每个器官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导管出入之处经常为一凹陷,称为门(如肺门、肝门等)。

放射技师中级专题讲解(基础知识--组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