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但魏、蜀、吴三国都不是最终赢家,最后一统天下的是司马家的晋朝。然而晋朝为了抑制门第、士族发展,分封同姓王、以郡为国,使得宗室王权越来越大,从而引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长达16年之久,严重动摇了西晋王朝的根基,而在这期间北方胡人部落越来越强大,最终造成了更为惨烈的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1)

五胡乱华从公元30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公元439年,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胡人部落先后在北方建立了数十个政权,北方汉人几乎全部沦丧到胡人手中,所以这一时期又被称之为“中原陆沉”。五胡乱华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民族为代表,但事实上远不止这五个,还有丁零、铁弗、九大石胡等部落,不过随着历史发展,这些民族基本已经消失不见,其中大部分都被汉族同化,甚至就连姓氏也都改成了中原汉姓。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2)

先说匈奴,匈奴起源于蒙古高原,是我们最熟悉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从先秦到两汉,匈奴对中原的侵扰从未停止,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因为内斗而分裂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臣服于汉朝,北匈奴继续留在漠北。五胡乱华时期,南匈奴从开始贯穿到结束,先后建立过前赵、北凉、胡夏等政权,其中前赵的疆域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一带,北凉疆域在陇西、宁夏、新疆、青海一带,胡夏则在陕西、内蒙一带。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3)

在朝代更迭过程中,南匈奴除少部分融合到了塞外的柔然、高车、突厥以外,大部分都同化到了华夏各地,其中陕西、甘肃、宁夏等区域融合的匈奴族后裔最多。有历史学家专门对匈奴融合后的姓氏做过调查,在陕北、甘肃一带大约有8个姓氏与匈奴人有关,分别是赫连改姓为刘、桥改姓为乔、金天改姓为金、万俟改姓为万、于,呼衍改姓为呼延、呼姓,须卜改姓为卜,虚连鞮氏改姓为王。至于留在漠北的北匈奴,根据史料分析,有一部分西迁到了中亚和东欧地区。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4)

然后是鲜卑,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另一个强大游牧民族,其属于商朝时期的东胡族群。最开始鲜卑一直臣服于匈奴,后来在匈奴分裂时开始逐渐强大。五胡乱华时期,鲜卑各部几乎都参与到了中原纷争,比较著名的有拓跋、慕容、宇文、乞伏、秃发等部落,其先后建立过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北燕、西秦、南凉、代国、吐谷浑等,是这一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后来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大力实行汉化改革,彻底融入到了中原。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5)

据统计鲜卑族144个姓氏中,除了少数保留复姓外,其他基本都改成了汉姓,比如拓跋改姓为元、独孤改姓为刘、贺赖改姓贺、步六孤改姓陆、勿忸于改姓于、拔拔改姓长孙、丘穆陵改姓穆、尉迟改姓尉、伊娄氏改姓伊、丘敦氏改姓丘、纥豆陵改姓窦、侯莫陈改姓陈等,像唐朝时期的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其实都是出身于鲜卑族,不过已经和汉人没有区别了。另外,除了南下的鲜卑部落外,还有一些鲜卑人留在了关外,其中一支就是后来的锡伯族。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6)

第三个是羯族,羯族严格意义上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民族,只算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别落,也有可能是羌族与匈奴混血,虽然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但五胡乱华时期起也是重要的一支。根据史料描述,羯族“高鼻多须、深目睕睕”,与汉族人、蒙古人种有很大区别,大概率属于白种人。虽然羯族在五胡乱华时期建立的政权不多,只有后赵一个,但羯族却被描述为最残暴的民族之一,被后世称之为“战斗民族”。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7)

据说他们打仗从不携带军粮,而是掳掠汉族女子为食,称她们为“双脚羊”,也正是因为羯族残暴,后来在汉人的反抗中几乎被灭族,所以羯族流传下来的姓氏不多,根据推断,羯族祖先可能来自西域石国,所以进入中原后多以石为姓。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8)

第四个是羌族,羌族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商周时期就和中原关系密切,其主要生活在四川、甘肃、青海一带,长期与汉人交界,并与汉人通婚,比如三国马超的祖母就是羌族女子。东汉时期,汉族与羌族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战争,但并没有完全解决羌族的问题。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9)

五胡乱华时期,羌族建立了后秦,范围包含今陕西、甘肃、宁夏,以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后秦灭亡后,羌族大部分也都融入到了汉族当中。羌族文化使用房名,比如毛耳志、何必志、勉伍志等,融入汉族后,各类房名大部分由音译改姓,比如苏蟒达改姓为苏、哭吾已改姓为苟、余约志改姓为余、耿家志改姓为耿、咋和改姓为和等。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10)

最后一个是氐族,氐族并非游牧民族,而同汉民族一样都是农耕民族。另外,因为氐族与羌族长期相邻,先秦时期称之为氐地之羌,也就是氐羌。五胡乱华时期,氐族在北方和西南先后建立过仇池、成汉、前秦、后凉等政权,其中前秦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入主中原后,也大力实行了汉化,不过后来在隋唐时期,因身处唐朝和吐蕃两大强者之间,逐渐被这两大强者融合,最后消失不见。关于氐族的姓氏,因为氐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共处,且兼通汉语,所以即便氐族有过自己的语言,但早在晋朝之前氐族就使用了汉姓。

五胡乱华鲜卑杀汉人(五胡乱华中的匈奴)(11)

好了,以上就是五胡乱华各部族的大致情况,虽然五胡乱华差一点颠覆了汉人文化,对中原文明成果造成了极大破坏,但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华夏民族大融合。不管是是非非,影响是否积极,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对此各位读者你们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