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巧俐、高洁 报道)为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助力生态文明建设,7月19日下午14时,武昌理工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乡村振兴恩施美丽中国支教队在七彩假期公益活动支持下,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景阳镇民族小学开展一节《我给垃圾分分类》主题教育课程。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垃圾分类绿色我先行)(1)

在课堂上,班主任陆术杰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处理的现状、垃圾的分类以及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小陆老师系统地展示了各种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种类垃圾随意处理给自然环境造成的潜在隐患。为了更好地让小朋友们深刻地认识垃圾分类对我们的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小陆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分发了一些印着不同垃圾的小卡片,让他们亲自辨认并投进讲台上的各色垃圾桶里。在此过程中,小朋友们认真听讲并积极上台区分垃圾种类,由此可见我国垃圾分类在地区宣传工作也得到了彻底的实施。

有一个叫做雷林杰的小朋友积极发言,他说在家中妈妈也会带着他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在生活中自觉垃圾分类,而且他生活中看到了很多相关宣传标语,也在网上看了很多视频,掌握了很多垃圾分类的小知识与分类小妙招,例如他说在电视上看到过干湿垃圾的区分有个小口诀:是干是湿,让猪试吃,能吃是湿。小朋友分享的小妙招引起了热烈讨论,课上气氛活跃,此次课程圆满结束。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垃圾分类绿色我先行)(2)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垃圾分类绿色我先行)(3)

陆术杰表示:“生活垃圾分类需要从孩子抓起。我们从生活的垃圾着手,向小朋友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标准,让孩子重新学习垃圾的定义。这本身就是‘学以致用’的生动教材,有助于孩子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此次垃圾分类主题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纠正了垃圾乱扔的不良行为,也希望通过此次课程,让学生们逐渐形成将垃圾归类投放指定垃圾箱的好习惯,也将这一好习惯延伸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周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