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它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红学"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与探索的课题方向。众所周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但是很多人对此并不认同。

对于《红楼梦》,人们通常认为曹雪芹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由高鹗续写。这在《八旗画录》和《八旗文艺编目》等史料中均有记载。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亦有记载,而且到了现代,胡适和鲁迅等人也都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自《红楼梦》问世之后,许多文学爱好者对其进行研究,并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一门学问,称为"红学"。其中一些"红学"研究者通过对史料进行分析后,认为曹雪芹并不是作者,而是负责披阅和修改的"编辑",真正的作者一定另有人在。而真正作者究竟是谁,各派研究者争论不休。

为何人们对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持怀疑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脂砚斋的眉批带来的疑问。脂砚斋在庚辰本第十三回有一条眉批日:"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1762年除夕曹雪芹逝世,而庚辰则为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秋天。如果曹雪芹是作者的话,那为何他在世时脂砚斋评书时会"失声大哭"呢?更不可能问出"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的话。如果将时间向前退30年,当时曹雪芹年仅十几岁,又怎么能写出这样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呢?

其次是《红楼梦》成书过程的证明。《红楼梦》自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空空道人因空见色,自色生情,传情入色,由色悟空,遂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目,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这段话说明"空空道人"才是真正的《红楼梦》原作者;曹雪芹只是对该书进行"批阅"、"增删"罢了。

再次是《随园诗话》的误导。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对于《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是错误的,尤其是袁枚将曹雪芹与曹栋亭之间的祖孙关系弄成了父子关系。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红学家们推断曹雪芹很可能并不是《红楼梦》的原作者,而真正的作者又是谁,现在学者有以下观点。

部分学者认为《红楼梦》的作者可能是由朝廷一名文官所著,后来该文官出家为僧。因为《红楼梦》的原作者的年龄应大曹雪芹5-10岁,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能对曹家从鼎盛到衰败的生活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将其在小说中重现。而且他的辈分应该比曹雪芹高一辈,只有这样才符合"自传"说法中的人物辈分关系。再有许多评书者多用"空空道人"这样一个化名来称《红楼梦》的作者,而提起曹雪芹时,却直呼其名,所以有部分学者认为该"空空道人"才是真正作者。

红楼梦作者有几个(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到底是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