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738天
01
近日,“铁娘子”董明珠又上热搜了。
在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中,董明珠谈到了自己挑选接班人的标准:不以亲属为关系,也不以朋友为关系,只看能力。
董明珠认为,家族企业搞不好的原因,不是家族这个人不行,而是没有选对人。
这个作风,可以说很董明珠了。
与此同时被刷上热搜的,还有她在格力2019届大学生入职大会上的一段劲爆讲话:为了格力,与亲哥绝交20年。
1995年夏天,一名武汉的格力经销商找到董明珠哥哥,想让他通过关系帮忙拿一百万的货,并许诺他只要帮忙,就给两三万的佣金。
哥哥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直接给董明珠打电话,要求提货。
没想到董明珠拒绝开后门,毫不留情地回绝了哥哥的要求,并当场电话通知那位客户,终止合作关系。
客户听后大为不解,打电话问董明珠哥哥:“你这个妹妹是真的还是假的?”
董明珠哥哥很生气,事后便写了一封绝交信给董明珠,表示从此以后将董明珠从族谱里除名,两人因此20年未再联系。
董明珠表示,当时的自己也很纠结,因为要认这个哥哥,就意味着再也不能理直气壮地管理自己的下属,对他们严格要求。
“以后所有的经销商都会知道找董明珠的哥哥就能拿货,那么企业的形象在哪里?企业的诚信在哪里?”
4年前,董明珠得知哥哥得了癌症,董明珠前往探望。
而即便在这样的时刻,她还是斩钉截铁地跟哥哥说:“你缺钱,我很乐意资助。但你绝对不能用我的权力,在我的企业做交易。”
这时候,躺在病床上的哥哥终于对她说:“我现在理解你了!”
至此,两人之间的关系才得以恢复。
视频在网上传开后,网友怒赞:
对得起“企业家”三个字。
“这样的“铁娘子”太有魄力了!”
“不得不说,格力的发展壮大,与董明珠这样严于律己的铁腕政策是分不开的。”
02
从以上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①每一位成功者,都有7个习惯支撑。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提到一个成熟模式图:
这个图,体现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围绕着你这个观点——有错误,我怪你。
独立:着眼于我这个观念——我可以独立,我可以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互赖:从我们这个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开创未来。
要实现以上每个阶段的成长,需要养成图中提到的7个习惯:
涉及个人成功有3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涉及公众成功有3个习惯:知彼解己、双赢思维、统合综效。
第7个习惯是:不断更新,意即以上6个习惯螺旋式上升、持续改进。
董明珠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可以说和这7个习惯分不开。
②个人和公众的成功,离不开6个习惯。
如上所述,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知彼解己、双赢思维、统合综效是涉及个人和公众成功的6个习惯。
这6个习惯不难理解,董明珠早在20年前,就已经养成了个人成功的3个习惯。
拿积极主动这一习惯来说。
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人的区别就在于,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能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就越来越怨天尤人,从而造成影响圈日益缩小。
积极主动的人,会采用两种方法去掌控人生:一是做出承诺,并信守诺言;二是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
为了树立企业形象,董明不惜和哥哥断交,并花了20年践行自己的诺言。
受益于这个习惯,她早早就许下承诺,立下规矩,并定下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涉及公众成功的3个习惯,“知彼解己、双赢思维、统合综效”也很好理解。
其中,统合综效指的是:1 1>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这一习惯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做到接纳不同,虚心听取和自己观点相左的意见。
③终身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成熟模式图中的第七个习惯,是不断更新。
其根本涵义就是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相信:总有可学习之处,总有可改进之处。
去年“6·1“促销活动中,董明珠直播带货,仅仅1分59秒,销售额就破亿,刷新了纪录。
而一个多月前,董明珠还因为“直播翻车”上过热搜,带货销售额只有23.25万元。
从23.25万到65.4亿元,董明珠做了什么?
就是把过去的成就清零,即便66岁,也仍然像个小学生一样拼命学习,恶补直播技能。
很快,掌握直播精髓的她,快速逆袭,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
成熟模式图中7个习惯,存在紧密的关系:越是积极主动,就越能在生活中自我领导和管理,即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就越能从事重要的更新活动、不断更新,就越能理解他人,知彼解己,运用双赢思维,寻求统合综效。
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最后,分享两位大家的名言,以此共勉: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弗格森说:“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