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点科普
对于人类来说,近亲结婚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约束,因为所生育的后代畸形概率特别高。
但并非所有的物种都禁止近亲结婚,相反,人类还会极力促成某些动物“回交”,即让孩子不断与父母之一进行结合,这是近亲结婚的一种特殊方式。
其中,最典型的动物就是狗,当然,动物并不具备这样的智商和主观能动性,很多时候都是人类为了谋取利益而采取手段使狗“回交”。
那么,人类为什么要让狗“回交”呢?成年后的狗难道认不出自己的父母吗?狗“回交”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近亲繁殖存在哪些危害?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在1865年的豌豆实验中发现了基因遗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也揭开了近亲繁殖后代缺陷的奥秘。
每个生命个体都携带一定数量的致病性隐性基因(Rr),并具有家族遗传的特性:遗传自上一代,也可能传给后代。
在随机结合的情况下,这种致病性隐性基因可能会被淡化稀释,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畸形的概率也会下降;
但是,当两个有亲缘关系的人结合时,在基因一样的情况下,按照遗传分离定律,遗传到同样的致病基因概率增大,同时形成致病性基因的隐性纯合子(rr),表现出畸形、缺陷或者寿命变短的性状,甚至会带来种族灭绝的危机,这也是近亲繁殖最大的危害。
研究显示,狒狒近亲繁殖的后代生命力会降低40%,山雀近亲繁殖的后代死亡率比正常后代高出71%,蜜蜂近亲繁殖后的生命力和抗病能力均大幅下降。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正常基因(RR)组合的概率也会增大,在缺少外来基因的融合下会更纯更稳定,这是良好的一面。
当然,变得越来越好或者越来越坏,都只是概率的问题,而这也是人们让狗进行“回交”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人类禁止近亲繁殖,却让狗进行“回交”?
“回交”是生物学上的一种繁殖手段,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既保证了基因遗传,又有几率保证物种的纯度,所以很多人会让狗进行“回交”,既能够满足心理需求,又能够从中谋取暴利。
工业化之前,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之一,能够看家护院,甚至还能帮忙打猎,那时候的狗战斗力很强。
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再需要狗去打猎,更不需要狗充当“警卫员”;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和异化,狗也越来越“宠物化”。
对于上流人士来说,狗相当于装饰品,狗的品种越纯,越漂亮温顺,带出去就越有面子,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主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品味。
而孟德尔关于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发现,推动了狗的“回交”。
人们为了保证狗的血统纯正以及外形更加突出,就让狗和自己的父母或子代结合,由此衍生出来的后代,血统会更加纯正,假如失败,便再一次进行回交,直到生出令人满意的后代。
简而言之,狗“回交”并非主动行为,而是人类为了利益和私信而采取的育种方式,人们利用这个方法创造了大众喜欢的狗,进行售卖或者表演,狗成为一种纯赚钱的工具。
令人疑惑的是,禁止近亲繁殖不只是人类既定的法则,动物的规则中一般也存在这样的规则,因为许多近亲繁殖的野生动物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所以大部分都会避开。
狮子成年后需要离开自己的父母重新组建新的家庭,即使找不到配偶,也宁愿孤独终老,绝不会和父母“回交”。
狗为什么会突破了这个法则呢?成年后的狗难道认不出自己的父母吗?难道狗父母也认不出自己的孩子?
狗成年后真的认不出自己的父母吗?
对此,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心理学院PeterHepper博士进行了一项实验,将一些比较聪明又年幼的狗与母亲分开饲养,在进行了玩具狗狗与母犬,亲生母犬与隔壁母犬的实验后,发现狗狗即使1岁后也能够认出自己的母亲。
76%的狗在成年后,即使中间经历了多年分离,也能够通过闻气味的方式来分辨兄弟姐妹以及父母。
但是,经常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狗,出现“回交”的概率也更高,主要是因为小狗对父母的依赖性和信任性,而父母对孩子具有高度的包容和接纳。
而且,狗常年和人类生活,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没有办法像狮子一样自由地寻找配偶。
狗的世界里没有人类所说的道德或伦理,有的是繁衍后代的本能,所以在不受人力的干涉下,狗出现“回交”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狗“回交”所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避免的。
狗“回交”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人类近亲繁殖最大的弊端是造成畸形和缺陷,以及基因单一性,狗也不列外。
“回交”生出来的狗幼崽大部分是宠物狗,体质普遍比较差,经常生病,与中华田园犬形成鲜明对比。
有些狗幼崽会出现两条尾巴、面部畸形等不正常的性状,看起来就像怪物,也因此被淘汰。
对于纯种犬来说,美貌和纯正血统的背后,是一身的遗传病,而这些大部分都是人类为了牟取暴利而施加在狗身上的行为。
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少追求纯种,狗狗也能少受折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