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如果业绩提升的前提是工作虚浮应对、滥竽充数,那对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狐假虎威”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狐狸就算是仗着老虎的威风也成不了真正的老虎。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根本属性和质量。《伊索寓言》中另一个关于脚子和狐理的故事则向我们揭示数量和质量的本质区别。

数量和质量何者重要(数量或许很重要)(1)

这个故事名叫《母与雌狐》讲述的是森林中所有动物都在吹擂自己的家庭有多么庞大,有多少成员,只有母狮绒默不语。这时,一只雌狐领着她的七个孩子耀武扬威地从母狮身边走过。母狮仍然不动声色。“大家瞧一瞧,看看我的七个小可爱!大家说一说,你们一窝能生几个崽?”雌狐骄傲地把头转向母狮道,“我发现,你向来只有一个孩子。”“没错,”母狮冷冷地答道,“但那毕竟是头狮子!狮子为百兽之王,动物界的强者,狐狸就算有七个孩子,依然敌不过一头猛师。正如俗语所说的“猫生九子不如虎生一子,因此,判断强大与否的标准,并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低。

数量和质量何者重要(数量或许很重要)(2)

以质量论实力的定律不仅存在于动物世界中,在人类的世界里,从古至今,这一定律也被无数事实证实是正确的。比如在战争中,并不一定数量巨大的军队就能取得胜利,较之于庞大但无质量的无用之兵,少而优的精锐部队更能赢得胜利。

数量和质量何者重要(数量或许很重要)(3)

秦朝末年,诸侯割据,天下大乱。公元前208年,赵王被40万秦军围在巨鹿。百般无奈之下,赵王派人向楚怀王求救。当时秦国国力十分强大,威震四方,谁敢救援?这时项羽主动请缨,只为报秦军杀父之仇。于是项羽带领只有5万人的军队前去救援。在巨鹿,一场激烈的战斗展开了。5万军队对决40万大军,数量悬殊。在关键时刻,项羽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破釜沉舟,鼓舞士兵的斗志。士兵们以一当十,拼死一搏,视死如归,终于换来九战九捷的丰功伟业。巨鹿之战也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事实证明:军队整体的质量才是克敌制胜的有力法宝,只要全体将士技能过硬,团结一致,三千精兵足以抵抗万千部队;反之,空有数量而毫无可用之才的部队最后只能是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数量和质量何者重要(数量或许很重要)(4)

经济学中有个“边际效益递减”的原理,说的是如果技术水平不变,当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最初可能使产量增加,但当它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增加与产量比将会递减,最终还可能导致绝对产量的减少。以少胜多正是这样的道理,当边际效益递减的时候,军队数量的增加不仅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战斗力,反而成了军队的负担。一方面,僧多粥少,兵多则不胜其养,这势必激化军队的内部矛盾,削弱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士兵过多,就会影响整体士气,在两军交锋时,只要有一人一石激起千层浪,进而引发众人溃败

数量和质量何者重要(数量或许很重要)(5)

在数量与质量这个问题上,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丰田章男颇有远见,早在2009年,他就提出了“要质量不要数量”的号召。丰田汽车公司一直是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汽车销量全球领先。有数据显示,丰田在2009年上半年以356.4万辆的成绩成为全球老大,但在2008年里,丰田净亏损高达43亿美元,销售量提升了,利润却减少了。

数量和质量何者重要(数量或许很重要)(6)

企业的目的是赢利,实现企业赢利的首要前提是客户满意,消费者愿意购买,而质量往往是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企业的战略重心应该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对销售量和销售额的过度追求。”的确,很多时候数量增加并不等于质量提,数的累积不见得就能带来质的飞跃。一味盲目地追求数量,很可能导致产品粗制滥造,滥竽充数,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直至最后成为自身的负累。因此,没有质量的数量对个人和企业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冰冷数字。

数量和质量何者重要(数量或许很重要)(7)

数量诚可贵,质量价更高。在巨鹿之战中,40万和5万的对决数量悬殊但这并不意味着质量悬殊。40万的数量虽然听上去可怕,可项羽5万人全是质量上乘的精兵,而且将士士气勃发,以少胜多自然成为可能。

数量和质量何者重要(数量或许很重要)(8)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等理念已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企业,任何产品都要经受市场无情的考验“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只有用合格的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有可能不断地扩大市场的份额,创造出更好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