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翔华唱汉味童谣,讲武汉文化(11):

毽子,古人解释为“抛足之戏具也”。 踢毽子是一种古老的儿童游戏,也是老少咸宜的健身项目。科学研究,踢毽子能够锻炼下肢,提高下肢的柔韧性,还能活动腰部腹部,增强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好处说不尽。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汉代,六朝唐宋渐成风气,宋周密《武林旧事·小经纪》记载有“象棋,鞬子,斗叶”字样,到了清末,踢毽子尤为盛行,是时人们将其与“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雅事相提并论,据说光绪皇帝的瑾妃就非常喜欢踢毽子。孩子们,当然更是喜爱了,清代前因居士《日下新讴》云

杨柳抽青复陨黄,

儿童镇日聚如狂。

空钟放罢寒冬近,

又见围喧踢毽场。

踢毽子曾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有些地区盛行到以至成为民俗的“岁时”活动,群打群踢,比赛表演,高手选拔,门派传授等,还有成为当地历史文化品牌或非遗保护名录的。

踢毽子剪刀脚怎么练(打毽跢毽子)(1)

清代同光年间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踢毽图”

毽子,古代曾有“燕子”“翔翎”等雅称,北京称为“毽儿”,有童谣云:

一个毽儿,破四瓣儿,

打花鼓儿,绕花线儿,

里踢,外拐,

绷儿枪,过海,

九十九,一百。

(引自朱介凡《中国儿歌》第196页,台湾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7年12月版)

踢毽子剪刀脚怎么练(打毽跢毽子)(2)

朱介凡《中国儿歌》第196页,北平童谣“一个毽儿”

武汉俗呼“毽跢”,跢,duō;朱建颂先生写作“毽垛”,还有写作“毽哆”“毽堕”等。有汉味童谣云:

打毽跢,踢毽跢,

爹爹婆婆笑呵呵。

你来打,我来踢,

不打不踢一百一。

朝里勾,朝外拐,

八个仙人飘过海。

踢得高,踢得好,

先打毽跢后过早。

(据儿时习唱,略有改动)

毽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软下硬。现代的毽子制作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体育用品商店有各式毽子出售,过去我们都是自己做的,那是一种最传统的手工制毽。

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用一块布片裹住一枚铜钱(俗呼纫钱、铜蛤子;蛤,读如gó),然后将布头从铜钱中间的孔中翻上来,再拿鸡毛竖插在钱孔中,并用线把外面的裹布扎紧扎好,一个毽跢就做好了。

后来铜钱不大好找,就用一种有孔的小铁垫圈替代,这种小铁垫圈武汉伢称之为“挖矢”,“挖矢”是英文“Washer(垫圈)”的音译。

宋朝高承在《事物纪原》中介绍云:“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从这段文字可以得知,宋代毽子与武汉当代毽跢在做法上,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了,玩法亦相似。  

鸡毛多是公鸡尾巴上的羽毛,状优形美,色泽艳丽,这种毽跢,不仅好看,还因羽毛受到空气之阻力,延长了落地的时间,所以踢起来容易一些,看起来也显得优雅一些。

鸡毛最好,鸭毛、鹅毛次之。但是这些家禽之毛不易得,只有宰杀之时才有机会,于是有些孩子就硬往活物身上拽,这免不了要挨骂。实在没有或等不及了,一些孩童就用较软塑料布剪成的细长条穗子,甚至布条、纸条来替代,效果终不及公鸡尾毛好使。这样,毽跢就因材质不同而分若干种,有鸡毛毽跢、纸毽跢、绒毽跢、布毽跢、皮毛毽等,甚至还有将汽水瓶盖子串在一起,将蒜薹(武汉人叫蒜苗)须须扎在一起当毽跢打的。

千百年来,毽子的踢打花样多若繁星,有些动作名称充满艺术想象,如“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宋代文献记载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打法,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这些有的被人传承下来了,有的则被人遗忘,有的古今差异很大,有的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动作要领。

踢毽子剪刀脚怎么练(打毽跢毽子)(3)

2018年5月5日,我在湖北省图书馆讲“武汉老童谣、老游戏”

【关于我】

彭翔华,男,1954年生于汉口六渡桥与铜人像之间的古三皇。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非遗项目“武汉童谣”武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武汉童谣的收集、整理、考订、研究、传承工作,出版专著有《武汉民间童谣辑注》《武汉歌谣故事》《武汉童谣纵横谈》《武汉民众乐园故事》《大城小巷》等,《武汉民间童谣辑注》荣获湖北省第十届“屈原文艺奖艺术奖”。

“彭翔华唱汉味童谣,讲武汉文化”,为你解读,趣说武汉老童谣,以及与之相关的武汉老儿童游戏、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轶闻故事、方言俗语等。

欢迎交流,欢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