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的一天,江苏姑娘陶秀华和丈夫将一枚纯金打造的印章交到了南京博物馆,当工作人员对金印进行鉴别后发现,这上面竟写着“广陵王玺”四个大字。在意识到事情不简单后,他赶忙询问两人是如何得到这枚金印的。
原来陶秀华是甘泉山附近的村民,当时这里有两个古墓被盗墓贼破坏了,考古组的介入让她得到了一份清理古墓中碎土的工作。而这块金印就是在她工作的时候意外发现的。
广陵王玺
在确定了这是纯金打造之后,陶秀华又惊又喜,一下班她就赶忙跑回家给丈夫看了这份“横财”。然而,曾经在考古队做过民工的丈夫看过后却惊叹道:“这看起来像文物,我们得赶紧上交,不然被发现是要坐牢的。”
陶秀华一听,原本的欣喜被惶恐代替,于是两人经过一顿商量,便于第二天一大早乘车来到南京博物馆,将金印交了出去。工作人员听罢,赞赏了夫妻俩的行为,并告诉他们,这便是甘泉二号古墓里面的陪葬品。
很快,金印的出土引起了我国考古界的轰动,因为它的出现佐证了古墓墓主的身份。令人不解的是,在大洋彼岸的日本得到这个消息后竟然比我们还要激动,甚至还多次致电,希望能将此金印拿到他们国家去展出,因为它解开了一个长达200年的谜题。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在我国有很多这样的古墓,因为古代人在死后会在墓穴中放入大量的陪葬品,以求死后也能享用这些东西。而这种迷信的做法也引来了很多贪财的盗墓贼,这两座汉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不法之徒给挖开的。
中国的考古界从来不会主动去挖掘任何一座古墓,但如果发现有被盗墓贼损坏的古墓,就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性挖掘。所以当这两座汉墓被发现损坏后,考古学家们就第一时间来到这里勘察。
然而当他们看到里面的情景时,不由地心疼起来,从此墓规格来看应该是一位权贵人士的,而里面绝大多数的陪葬品都已经被盗墓贼拿走了,地上则布满了碎裂的陶罐。
两座汉墓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考古学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甘泉一号”和“甘泉二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和抢救后,专家从这两座古墓里出土了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比如铜雁足灯、错银青铜牛灯等。
雁足灯
盘点完所有的文物后,能够证明墓主身份的也仅仅只有这个铜雁足灯,因为上面刻着“山阳邸铜雁足长镫建武廿八年造比十二”。
显然,墓主是东汉时期的人,因为建武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而这个灯上写的是建武廿八年,根据此时间推断,墓主最大的可能便是刘秀的第九个儿子刘荆了。
不过仅仅凭借这个信息就断定这个墓主是刘荆的话,显然有些草率了,所以对于墓主的身份,考古队也一直没有下结论,一直到陶秀华上交这枚刻着“广陵王玺”的金印时,大家才确定了之前的猜想,这确实是刘荆的墓。
很多人对刘荆的认知一直都停留在“山阳王”上,这跟“广陵王”又有什么关系呢?要讲清楚这一点,就要说说刘荆这个人的生平了。
没错,最开始的时候刘荆确实是山阳王,作为刘秀的第九个儿子,他一直都自命不凡,认为自己以后肯定是要当皇帝的。然而,刘秀死后直接将皇位传给了刘荆的哥哥刘庄,这让刘荆内心感到深深的不甘。
对皇位的渴望让他开始不满于做个小小的山阳王,在一番心理挣扎过后,刘荆开始了长达一生的造反大业。只是相比于历史上其他兄弟之间为了皇位勾心斗角,你死我活,刘荆的造反历程却是又好笑又心酸。
最开始,刘荆先是将目光放到了刘秀的长子,也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大哥刘疆身上,并试图以刘疆舅舅的名义拉拢他一起造反。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刘疆前脚看完信,后脚就将他造反的事上报给了汉明帝刘庄。
按理说在古代造反那可是杀头的大罪,但是这刘庄却是个心疼弟弟的主,再加上这造反也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所以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凭借着一己之力将这事给压了下来。
然而刘庄的包容却没有换来弟弟的感激,相反,刘荆造反的想法越发地强烈,在西羌造反后,刘荆决定来个趁乱打劫,到处散布“天下惊变”的谣言。只是还没等他完成舆论造势,就被人给举报了,所以这一轮的造反又一次以失败告终。
即便如此,刘庄依然选择包庇这个不懂事的弟弟,或许是为了让他放弃造反的念头,刘庄将他的封地改为广陵,与此同时,封号也从山阳王变成了广陵王。
要说刘庄对刘荆也算得上仁至义尽了,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弟弟就像一个捂不热的石头,即便自己对他再好,他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造反大业。
在后来的日子里,刘荆又多次谋划造反之事,然而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虽然刘庄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包容,但是此事最终还是引起了文武百官的不满,他们集体上书,强烈要求杀掉刘荆以除后患。
“广陵王玺”金印是东汉广陵王刘荆的佩印
或许是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又或许是对哥哥刘庄产生了愧疚,刘荆最终选择了自尽。
按理说对于这样一个频繁造反的人,在其死后是要给予恶谥的,但是刘庄终究还是护了这个亲弟弟最后一次,他给了思王这个无功无过的平谥,甚至让刘荆的儿子做了广陵候。
这也就是为何考古队在看到这枚金印的时候,会确定这个墓穴的主人就是刘荆的原因了。那为何这枚属于我国汉代的文物会引起日本人的关注呢?他们嘴里所说的长达两百年的谜底又是什么?
原来,在日本的博物馆里也有一枚与这个“广陵王玺”差不多的金印,它们不仅有着几乎一样的形制,甚至连上面的花纹和特征都是一模一样的,仅有的差异则是我国的金印上面是金龟,而日本的是蛇纽。
日本人得到印章的方式也跟中国大同小异,是当时一个名叫甚卫兵的农民在修路的时候无意中拾得的,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日本农民捡到印章的时间比中国整整早了将近两百年。
但是发现得早并不意味着日本的考古学家对这枚金印的研究有定论,相反,当时日本各界对于这枚金印的历史渊源有很大的争执。
最开始这枚金印到了藩主黑田的手中,但是他并不了解汉字,下面刻的内容也不知道是什么,为了搞清楚它的来源,黑田找到了当时的儒学专家进行鉴定,这才知道金印底部写的是“汉委奴国王”。
汉委奴国王金印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对日本的称号便是“倭”,“委”有随从之意,加上人字旁表示顺从、恭敬的人,而且在我们的后汉史书里也有关于倭奴国前来朝拜的记载,时间恰好是建武中元二年。显然,这枚金印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由当时的光武帝刘秀所赠予的。
当这些信息串联起来后,黑田恍然大悟,日本的史学界也认为这是日本曾依附于东汉王朝最好的佐证。然而,一些骄傲自满的日本人却不愿意承认日本当年附属于中国,所以他们纷纷表示这枚金印一定是假的。
在双方的争执不休中,这件事情的真相就这样被拖了将近两百年,虽然期间日本的史学家一直都在想尽办法证实自己的观点,但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直到“广陵王玺”的出土,才让这场争议有了结论。
日本的这枚金印上的时间是建武中元二年,也就是公元57年,而根据史书记载,“广陵王玺”是刘荆从山阳王变为广陵王的那年所赐,也就是公元58年,两者也就仅仅相差一年而已。
再者,这两枚金印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纂刻的字体都几乎一模一样,它们显然是同一时期的产物,甚至还有人说它们极有可能是同一人制作的,不过真相是否如此,却是无从考证了。
但是经过种种分析,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日本的这枚金印确实是当时刘秀所赠,而史书上所记载的“倭奴国奉朝入贺”,也是真实存在的。
广陵王玺
由此可见,在刘秀将东汉治理成“光武中兴”的时候,日本不过是一个小小倭奴国,他们不仅落后贫穷,甚至还要通过朝拜的方式换取东汉的庇护。
日本认为这段历史于他们而言是极度耻辱的,所以才会拒绝承认,但是当真相来临之时,谎言即便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也一样会被戳穿。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或许日本真的需要好好学一学这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