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故事简短分享(读书散记余华活着)(1)

电影《活着》张艺谋 葛优 巩俐 1994

这又是一个先看电影后看书的情况。无意得到这本书,读到家珍扛着大肚子去赌场找福贵,福贵把家产全输给龙二,脑子里就有了画面感,抖音一搜马上得到印证,张艺谋根据原著内容改拍过同名电影。肯定是看过,但只留下浅浅的印象。为什么浅?一是时间长了,内容淡忘。二是知识太少,当时对那段历史不太了解。三是阅历不足,没有被电影表达的核心思想所触动。索性在抖音的辅助下重看一遍电影,而后再来读原著。

这次读完感受就不一样了,唏嘘的同时还有点莫名的惶恐。

为啥很多巨作都以这段历史为背景?

莫言的《生死疲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描述的大概都是清末民初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时期。闲来无事,浅谈一二。

余华的活着故事简短分享(读书散记余华活着)(2)

电影《活着》剧照

巨变

作为80后,其实我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很不充分。课本上能学到的仅仅是时间轴,也可以说是事件轴。因为是近现代史,涉及社会性质,制度属性,现政更迭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办法像了解1919年以前的历史那样,可以全方位的,多途径的、主客观并用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可以明确的是,仅仅半个多世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活生生的人,经历了,多次、颠覆性的、巨大的、快速的变化。这个历史时期中的每一个重大事件,扦插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都是一次巨变。而且变化得快,快得连江河日月都来不及适应,人就更不知所措了。

余华的活着故事简短分享(读书散记余华活着)(3)

电影《活着》剧照

唏嘘

好的小说要有代入感,读小说也要身临其境地沉浸式阅读。清晰地了解书中的历史背景,社会形态,个体状态才能深切体会到人物的感受,与笔者形成共鸣。如果在上学的年代读这本书,读到的可能更多是作者的笔法,字里行间的文学艺术气息,跌宕的故事情节和趣闻。经过了生活的捶打,经历过书中描述的类似情况,再来看这本书,感受着实不同了。

书的名字叫活着,但书中在不停的描述死亡,主人公福贵和他的家庭不停的经历着死亡。死亡当然是悲惨的,是最纯粹的、最极致的悲惨。和死亡相比,什么家道中落、贫穷饥饿、病痛残疾等一切苦难就仅仅算是苦难。和死亡相比,活着就是幸运,能够落个苦难地活着,也算是幸运的了。从点到面的反观那个时代,福贵那样的家庭一定是代表着社会最基础、最普遍的群体。总的来说这个家庭构成还是不错的,福贵肯干,家珍勤劳贤惠,两个孩子也懂事。一家人就像条千疮百孔的小舟,在时代的洪流中摇曳着。他们什么也左右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能做的只是努力活着。

活着是那个时代最基础、最普遍的诉求。不幸的是,生活的残酷就像汹涌的泥石流,吞没的瞬间不会做片刻的停留。现实的恶毒也不会因为你经历过无数的苦难,而对你有丝毫的怜悯。悲惨不停地撕毁着这个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和很多家庭一样,福贵只能接受,靠时间去愈合伤口,然后等着被下一次撕裂,不过相对悲惨的人,他还只能算是苦难。

余华的活着故事简短分享(读书散记余华活着)(4)

电影《活着》剧照

结语

写得有些沉重了,书中也描述了很多幸福、快乐的画面,可是都太短暂。每次短暂的幸福,都像在给长久的苦难做前奏。每次获得的快乐,都像在给失去的悲惨做铺垫。让人感慨不如不要这短暂的幸福快乐,只要活着就行。有庆不要吃糖,就吃一把米煮一锅的稀粥,只要活着就行。凤霞聋哑也行,找不到好婆家也行,只要活着就行。春生、扁头甚至龙二,不论对错、不管好坏,只要活着就行。

致敬作者!

余华的活着故事简短分享(读书散记余华活着)(5)

作家 余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