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似乎已经形成一种潮流,各种自媒体的追捧,低碳会议与联盟的成立,一片红火的情景。同时,从整个行业的规范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看:真的是生酮饮食的春天到来了吗?笔者理性地说八个字:前景可期,时候尚早。
任何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医疗器械,手术方式,中药组方,检测手段等)的临床应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严谨、科学、规范的研究过程,获得充分证据,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保证安全可控,临床获益远大于该方法所带来的风险与潜在风险,才能够被广泛推广。这就是为什么药物要进行长达十余年的I期、II期、III期临床实验才能上市的原因,甚至在上市后还要进行更广泛的IV期临床实验。
生酮饮食作为一种饮食方式,更需要谨慎,慎之又慎。之所以秉持这种保守的态度,是因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老百姓的饮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民健康,关系到下一代甚至子孙后代的问题,也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在没有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之前,不应该无限度地推广应用。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考量,生酮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源于西方,这种方案是否适合我们亚洲黄种人的体质?生酮饮食的理念更是与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理论相背离,在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膳食配比中,第一强调的也是要多吃五谷杂粮。该如何去给这些差异以合理的解释?我们既不能食古不化,更不能轻易否定了先人的智慧。我们牵头制定一系列“中国专家共识”与“临床路径”的目的就是基于此。没有规范,就不是科学。
坚持生酮饮食必须在医生/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坚持生酮饮食是一种治疗性饮食。生酮饮食的这两条基本原则应该成为健康从业人员当前必须遵守的底线,不能突破。
目前,生酮饮食没有任何可以挑战平衡膳食的支点,“生酮饮食可以作为终生饮食方式进行推荐”的观点并无完善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据支持。即使有,证据级别也不够,仍然停留在无法立足的观点阶段。因此,大跃进式的推进,只会伤害生酮饮食的健康推广。作为治疗性饮食在一段时间内的应用,比如在小儿癫痫的实际应用获得广泛和普遍认可。对于其他适应症的拓展应用,笔者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前景可期,但是证据依旧有待积累。
为此,笔者所在团队持续开展了KIDs系列临床研究工作,包括:KIDs-001(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单中心临床研究)、KIDs-002(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多中心队列研究)、KIDs-003(生酮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及计划中的KIDs-004、KIDs-005等研究工作。
KIDs-001是我们在该领域启动的第一项研究工作,也承担着整个系列研究工作前期的摸索、熟悉、完善的任务。部分患者干预满1个月的数据表现出了妇科内分泌水平的好转/好转尚未显示显著性差异的趋势。中期报告与最终结果,笔者也在期待之中。
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看,生酮饮食在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单纯性肥胖等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一个从粗浅到深入,由表象到机制,从证据链不完整到逐步理论体系完善的过程。这是对事物认知的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沉下心,坚持科学精神,承认不足,允许辩论,接受批评,同时满怀信心,脚踏实地做好临床研究工作。只有经过客观公允的科研方法、完善的科研设计、严谨的干预过程、认真的数据分析和讨论,才能够获得真实可信的结论,与同行们分享,为卫生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笔者更期待在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方法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精准医学的理念,多方合作,多维度协同,拿出一个完备的生酮饮食中国方案,在发挥生酮饮食的功效的同时,规避生酮饮食的一些副作用,则是对人民文明进步的一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