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体育会以“强国强民强身”“惟精惟一,乃文乃武”为精武精神。百余年来,持之以恒,生生不息。

惟精惟一什么意思(惟精惟一乃文乃武)(1)

沐浴着初秋的阳光,我来到位于四川北路1702弄30号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成立于1910年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成立最早、最有深远影响的民间体育团体。1919年,孙中山先生拨冗莅临精武体育会为精武会题词“尚武精神”,并为《精武本纪》作序,他写到:“上海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识者称为体魄修养术专门研究之学会,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精武体育会以“体智德”三育为宗旨,倡导“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以“强国强民强身”“惟精惟一,乃文乃武”为精武精神。百余年来,持之以恒,生生不息。

薛海荣1998年任虹口区体委主任,2005年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现任精武体育总会副会长、世界精武联谊会秘书长,可以说,对精武会的“前世今生”朝斯夕斯,对精武精神和精武文化念兹在兹,他热情地接待了我。

进入精武体育总会大厦,赫然入目的是霍元甲铜质的坐像,端庄威武的形象让人陡然生出敬意。我伫立凝视,海荣兄见状,为我介绍了霍元甲当年颇具传奇色彩又让国人扬眉吐气的“张园比武”。

1909年冬,在上海四川北路52号亚波罗影戏院,一个叫奥皮音的英国大力士狂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并愿与华人角力,态度嚣张。翌日,奥皮音的言论在上海各报刊登出,沪人一时哗然。沪上绅士名流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萌生了让竞技名家登台与奥皮音一决高下的念头,最终邀请到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当时人在河北的霍元甲携其徒刘振声于1909年3月赶到上海,在陈公哲及译员的陪同下,找奥皮音商谈比武事宜。奥皮音要以西方人的规则,霍元甲则要求以中国人的方式,最后议定“用摔跤方式,以身跌于地分胜负”。于是,在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张氏味莼园(张园)内搭建了“高四尺、宽二十尺”的擂台。这场约定4月中旬下午4时举行的擂台赛并没有如期举行,而以奥皮音爽约而告终。消息不胫而走,中国人扬眉吐气。后人有诗曰:洋场十里占风流,奥皮音狂侮神州。武士大名霍元甲,张园摆擂鬼犯愁。

“张园比武”让国人士气大振,扬我中华的气势如虹。陈其美等有关人士趁势策划了以霍元甲为首的“中国精武体操学校”(亦称中国精武体操会),即后来精武体育会的前身。从此掀开了中国精武武术和精武体育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百余年历史画卷。

2008年,经世界各国精武会的充分协商协调,成立了世界精武联谊会,并选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为常设秘书处。到2022年,现有世界精武联谊会会员79个,遍及世界各国。世界精武联谊会以“弘扬精武精神,传播精武文化”为己任。

那天参观,海荣兄还为我介绍了精武会百余年历程中,“五特使下南洋”遍走南洋四国九城传播精武精神,建立南洋各地精武会的故事;隐名人士慷慨捐赠3万银元建设“精武公园”,以“唤醒黄魂,注重武术,强我国人之体魄”的善举;还有1949年精武会牵头参与“上海体育界劳军”活动,倾情投入,夜以继日慰劳解放军,被陈毅市长表彰为“劳军模范”的事迹等,令我对精武会深入了解之余倍加崇敬。

“国不强兮招毁灭,人不强兮难自立。振我精神锻我筋骨,充我智能坚我魄力。百炼此身如钢铁,任何威武不能屈。大家齐努力,厉行三达德。起民疲,培国脉;大家齐努力,发扬精武式,卫国魂,尽天职。”这阕百年前的《精武颂》至今仍对我们有深刻的教育和强烈的感召力。离开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时,我这样想。(薛全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