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规模最大的纪录片电影节-纽约纪录片电影节(DOC NYC)在疫情期间也选择了线上办展。今年的竞赛评奖包含取景器(Viewfinders)、大都会(Metropolis)以及短片(Shorts)三个单元,评选标准基于影片的形式及内容。

此外,该节展还从导演、制片、摄影和剪辑四个方面,选出了本年度最有可能获得奥斯卡奖和其他重要奖项的纪录片。2014-2018年,纽约纪录片电影节有15部电影入围奥斯卡评选,包括所有最终的获奖影片。

纽约纪录片电影节对中国题材纪录片偏爱有加,2018年,康宇琪导演的《小智慧》获得了取景器单元大奖,该单元入入选作品看重导演鲜明的视角。2019年,陈为军导演的《城市梦》也获此殊荣。今年,疫情主题的纪录片《76天》入围2020优秀纪录长片评选,并获最佳摄影奖。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1)

连续三年,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 |

2020纽约纪录片电影节获奖名单

编译:米拉檬

编辑:王璐

取景器单元

本单元入围的作品具有着鲜明的导演视角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2)

评委会大奖

登陆

Landfall (2020)

导演:塞西莉亚·阿尔达隆多

Cecilia Aldarondo

飓风“玛丽亚”过境后,波多黎各的经济状况、政治局势和生态环境滋生出新的掠夺性殖民主义。这部电影,通过亲密而抒情的镜头,描绘了波多黎各遭受的创伤,以及自我恢复和抵抗的过程。导演塞西莉亚·达隆多带领观众走入一个充满希望而又非常政治化的社区,追踪虚拟货币交易员、豪宅开发商,以及涌入岛上的新居民,以讨论身份认同、生存和二次殖民的重要话题。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3)

伦理关怀特别奖

长夜漫漫

Through the Night(2020)

导演:洛伊拉·林巴尔

Loira Limbal

在纽约新罗谢尔(New Rochelle)夜班工人和单亲妈妈眼中,努努(Nunu)和丈夫帕特里克(Patrick)就是天使。夫妇二人为这群生活艰难的人们开办了一个24小时的居家托儿所。

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愉快地玩耍,还可以获得满满的爱。但对于努努和帕特里克而言,他们又要付出多少心血呢?我们跟随导演洛伊拉·林巴尔迪进入迪伊托儿所,走近这两位为社区无私服务的无名英雄。

大都会单元

本单元的入围影片讲述的都是纽约城里发生的故事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4)

评委会大奖

五年向北

Fire Years North

导演:扎克·英格拉齐,克里斯·坦普

Zach Ingrasci, Chris Temple

在经历了从老家危地马拉到纽约的危险旅程后,15岁的路易斯(Luis)边上学,边找工作养家糊口。与此同时,古巴裔的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特工朱迪(Judy)也陷入纠结——她的执法目标被迫从罪犯转向了非暴力的非法移民。当路易斯和朱迪的世界面临碰撞时,两个平行的故事呈现出移民和公民责任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5)

巧用文献资料特别奖

沃纳洛维奇

Wojnarowicz

导演:克里斯·麦克吉姆 Chris McKim

20世纪80年代,大卫·沃纳洛维奇(David Wojnarowicz)作为纽约东村艺术界的独特声音出现。艺术实践中,他结合了从绘画、摄影到音乐、写作等多种学科。大卫强烈而坚定地彰显自己酷儿的身份,反抗当时日益滋长的保守主义,尤其是当局对艾滋病的无情漠视。1992年,37岁的大卫因艾滋病不幸离世。导演麦克吉姆再次用镜头捕捉到大卫生活与艺术创作的急切感与激情,为他谱写了一曲铿锵有力的挽歌。

短片单元

本单元针对本届电影节的各类短片作品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6)

评委会大奖

为我哼首摇篮曲

Sing Me a Lullaby(2020)

导演:熊邦琳Tiffany Hsiung

汝文五岁时和她的亲生父母分开了,四十五年过去了,她仍然无法将童年的碎片拼接起来。对汝文来说,生存意味着将自己的好奇心永远埋藏—为什么自己会被父母遗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好奇心已逐渐变成一种无声的渴望。直到她的小女儿Tiffany开始问起一些她从未有机会问出口的问题。起初,这是一段为母亲寻找过去的旅程,然而也萌生了Tiffany深入了解母亲的渴望。装带着䄂珍词典和纸巾上写的两个中文名字,Tiffany长途跋涉地来到了汝文的出生地,台北。而Tiffany从这段旅程中也出乎意料地发现这些失而复得的关系早已在冥冥之中与她产生了联系。《为我哼首摇篮曲》通过女儿和母亲相互交织的旅程,揭示了爱与牺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讲述了一段关于爱与疗愈的家庭故事。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7)

最佳摄影特别奖

寻觅者

the Seeker

导演:兰斯·埃德蒙兹

Lance Edmands

一位阿米什木工,被传统森严的教会逐出闭塞的社区,陷于神性、贫穷和生活的泥沼。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8)

2020观众选择奖

女首领归来

洛林·帕迪拉的野蛮生活

La Madrina: The Savage Life of Lorine Padilla (2020)

导演:拉克尔·塞佩达

Raquel Cepeda

20世纪70年代,洛林·帕迪拉(Lorine Padilla)作为“野蛮骷髅帮(the Savage Skulls gang)”的“第一夫人”而声名鹊起。她的丈夫是组织的一位创始人。帕迪拉作为代理家长的身份,促使她把组织活动的爱好,转变为推动社区行动的事业。而在纽约布朗克斯发生的一场悲剧,迫使安享晚年的帕迪拉再度出山,开始新的抗争。

注:野蛮骷髅帮于1960年代末期在布朗克斯成立,成员多为波多黎各和非裔美国人,与侵蚀该地区的毒品为敌,也曾与敌对帮派多次交战。1979年的纪录片《80 Blocks from Tiffany's 》讲述了该组织与野蛮流浪帮(Savage Nomads)的故事。

2020优秀纪录长片评选

本单元针对本届电影节的各类长片作品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9)

最佳导演奖

时光

Time(2020)

导演:加勒特·布拉德利

Garrett Bradley

福克斯·里奇(Fox Rich)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母亲,也是现代的废奴主义者。她一边为囚于监狱的丈夫奔走,一边努力保证这个家不散。《时光》跨越了20年,讲述亲密而非传统的爱情史诗。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10)

最佳制片

欢迎来到车臣

Welcome to Chechnya (2020)

导演:大卫·弗朗士

David France

制片:爱丽丝·亨蒂,乔伊·A·汤姆钦,大卫·弗朗士

Alice Henty, Joy A. Tomchin, Askold Kurov, David France

由大卫·弗朗斯([瘟疫求生指南])执导,纪录片揭露了车臣对性少数群体的暴行,并讲述了一群活动家秘密营救受害者,为他们提供安全住所以及签证援助。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11)

最佳剪辑奖

少年邦

Boys State (2020)

导演:杰西·莫斯,阿曼达·麦克贝恩

Jesse Moss, Amanda McBaine

剪辑:杰夫·吉尔伯特

Jeff Gilbert

故事讲述来自得克萨斯州的1000个17岁男孩参加了从零开始的代议制政府的故事。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12)

最佳摄影奖

76天

76 Days (2020)

导演:吴皓,陈玮曦,匿名

摄影:匿名,陈玮曦

影片深入武汉医院重症监护室,以极近距离展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此外,《76天》的制片人钱孝贞也荣获了2020纽约纪录片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影片生动而精细地记录了在武汉的病人和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过程。初看有一种科幻片、僵尸恐怖片,或是末日电影的感觉——医院的工作人员包裹在防护服中,穿梭在病人间。我们只能看到他们被雾蒙蒙的护目镜罩住的眼睛。一群绝望的人在医院门口哀嚎着要进去;门诊已经超负荷,一次只能接待几位病人……以上所有看似虚构的元素,正是2020年的现实。

从1月23日起,武汉这座拥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被封锁了76天。影片以医务工作者和病人为主角,展现了人们在生存状态下的张力,超越了简单的新闻报道。摄影机的能量是如此强大,每一帧的图像都传达着力量。其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是一位护士长。即使在最可怕的情况下,她也从未放弃与病人建立心与心的交流。医务工作者还会用马克笔来装饰他们的防护服。恐惧和生死未卜的现实中,我们见证了人们的毅力与乐观。

吴皓导演之前也曾拍摄多部中国议题的纪录片,而他的作品也引发了国外观众的共鸣。此次拍摄,吴皓与包括陈玮曦在内的武汉当地的创作者,以及美方制片人钱孝贞(Jean Tsien)等人合作完成。未来的人们如果想要了解2020年的新冠肺炎,应该观看这部影片。

纪录片最高奖项(皆有华语纪录片得奖)(13)

真实力量奖

科莱采夫

Colectiv(2019)

导演:亚历山大·讷讷乌

Alexander Nanau

2015年10月30日,科莱采夫一家夜店内的音乐会上突发火灾,27名年轻人当场死亡,180人受伤。这场大火引爆了罗马尼亚社会的方方面面。

延伸阅读:

VOX推荐 | 2019年纽约纪录片电影节的16部纪录片佳作

以上信息编译自:docnyc/awa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