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进入四月份后,不少种植户开始着手进行春玉米的播种。“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这是每一位种植户的真实想法,那么如何做好播种及后期的管理工作呢?

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春玉米播种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但是由于播种早,地温常常低而不稳,容易引起烂种。玉米早春播种有哪些注意事项及应对策略我们一起来聊一下。

春玉米生长周期

玉米的正确播种方法(春玉米播种的正确方式)(1)

玉米种子播下后,第1天即可发现吸胀,胚部发芽。一周后,这些小芽破土而出,通过太阳光照射,嫩黄的小芽会慢慢变成绿色。在27天左右,小苗逐渐长大,开始拔节。在52天的时候,玉米开始抽出玉米花丝,顶部出现雄花粉。90到100天左右,雌雄受精,玉米棒子越长越大,玉米花丝慢慢干枯或脱落,长成玉米棒子。

春玉米播种时间

玉米的正确播种方法(春玉米播种的正确方式)(2)

春季的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农民朋友们在今年春季播种玉米时,要根据气温变化掌握播种时间,否则玉米种子在土壤里的时间过长,影响发芽率,勉强发芽的种子也是弱苗。春季玉米种植得过早,在授粉和灌浆时刚好是高温、多雨季节,很容易出现秃尖或缺粒现象。不仅产量偏低,病虫害也会很严重。当地小麦收获的前15到20天播种,能够收获最高产的春季玉米。选择春季玉米种子,要选择适应当地天气气候、抗倒和抗逆性等综合特性指数较高的品种。

春玉米施肥管理要点

玉米的正确播种方法(春玉米播种的正确方式)(3)

(1)基肥

所有的化肥都可做基肥。2000公斤到3000公斤有机肥、全部磷肥、3分之1的钾肥做基肥或种肥。可结合犁离地起垄一次施入播种沟内,使肥料施到10到15厘米的耕层中。

(2)种肥

种肥的施用方法有拌种、浸种、条施、穴施。拌种可选用微肥、生物肥、殖酸,将肥料溶解,喷洒在玉米种子上,边喷边拌,使肥料溶液均匀地沾在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氯化钾、氯化铵、碳酸氢铵、尿素、不宜做种肥。浸种方法:肥料溶解配成一定浓度,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小时,阴干后马上播种。条施、穴施方法:化肥适宜条施、穴施,做种肥化肥用量2到5公斤,肥料一定要与种子隔开。深施肥更好,深度以10到15厘米为宜。

(3)追肥

剩下三分之二做追肥。追肥分苗肥、秆肥、穗肥和粒肥四种追肥时期,秆肥、穗肥为重点。

秆肥:拔节后10天内追施,可促进茎生长、促进幼穗分化。把追肥中氮肥的3分之1做拔节肥,结合铲趟,肥与苗的距离5到7厘米。

穗肥:剩下的氮肥在玉米抽丝前10到15天大喇叭口期施入,可促进穗大粒多,对后期子粒灌浆效果良好。

主要病虫害防控措施

玉米的正确播种方法(春玉米播种的正确方式)(4)

(一)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土传病害。选用抗(耐)病品种及健康种子,利用含有精甲·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避免频繁漫灌,暴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二)蛴螬、小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二点委夜蛾、甜菜夜蛾等苗期害虫。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利用含有噻虫胺、噻虫嗪等新烟碱类杀虫剂与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或丁硫克百威复配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兼治后期双斑长跗萤叶甲。

(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北方炭疽病等叶部病害。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健身栽培。在发病初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四)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棉铃虫、桃蛀螟等蛀食性害虫。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成虫发生期使用灯诱、食诱结合性信息素诱杀;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或夜蛾黑卵蜂等天敌灭卵;幼虫低龄低密度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应急防治可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等杀虫剂。抓住低龄幼虫最佳防控时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

(五)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选用含有噻呋酰胺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发病初期(玉米拔节时)剥除茎基部感病叶鞘,喷施井冈霉素A等杀菌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六)做好除草管理。播后苗前,选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唑嘧磺草胺、噻吩磺隆、噻酮磺隆、2,4-滴异辛酯、异噁唑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玉米3-5叶期,杂草2-6叶期,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苯唑氟草酮、噻酮磺隆、莠去津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马唐、野黍等禾本科杂草,选用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特丁津、硝磺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跖草、反枝苋、苘麻等阔叶杂草。

适时收获

玉米的正确播种方法(春玉米播种的正确方式)(5)

田间90%以上的植株苞叶由绿变为黄白色,籽粒变硬,手指掐时无凹痕,籽粒容易剥离穗轴时开始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