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家四将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不是魔家四将。

为什么说魔家四将是四大天王?

这显然是来自《封神演义》,佳梦关守将魔家四兄弟,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神通广大,人手一件法器,法力无边,一度让西岐军计无可施。

魔家四将阵亡后,被封为守护四方天门的四位神将,《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是这样封的:

增长天王(魔礼青)青光宝剑 职风;

广目天王(魔礼红)碧玉琵琶 职调;

多文天王(魔礼海)混元珍珠伞 职雨;

持国天王(魔礼寿)紫金龙花狐貂 职顺;

连起来就是“风调雨顺”,好嘛,如果魔家有八将,还得封个“五谷丰登”出来不可。

魔家四将在名称上、形象上、法力上,几乎同四大天王一模一样,加上封神演义的传播度,所以后世许多人认为魔家四将即是四大天王未封神前的肉身。

封神演义中的魔家四兄弟 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是四大天王(1)

为什么说四大天王不是魔家四将?

然而,认为魔家四将是四大天王,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因为四大天王的出现,远远早于《封神演义》。

事实上,四大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是佛教的护法大神,民间俗称为“四大金刚”。根据佛教经典,是这么说的,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

持国天王

“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东尊王用法音来护住众生,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增长天王

“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南尊王负责守护南赡部洲。

广目天王

“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白云埵,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西尊王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多闻天王

又名毗沙门,”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卧神鼠——寻宝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众生资粮,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

这四位里,北方天王毗沙门在唐宋时期就拥有很高知名度,可能与他的印度财神属性有关。传说在唐代他还曾帮唐明皇退蕃兵的围困,轰动一时,唐明皇为感恩,特命“诸道州府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相”供养。所以毗沙门天王是四大天王中的老大,被军营普遍供奉,比如《水浒传》中林冲风雪草料场那一段,他呆的那个天王堂里供奉的就是毗沙门天王,而其他三位天王,明清前在民间知名度略低。

封神演义中的魔家四兄弟 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是四大天王(2)

《封神演义》的误导

为何四大天王普遍被认为等同于魔家四将,这当然是《封神演义》的误导。

《封神演义》成书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封神演义》相当于现在的同人小说,把佛教道教还有上古神话、民间传说全部揉搓到一起,然后自己整了个体系出来,所以其他体系的神仙,你在封神中全都能找到影子,却又似是而非,再加上许多别的神话体系中找不到的神仙,如果你一定要拿封神中的体系来解读其他体系,那就是着了许仲琳那老儿的道道,因为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再拿同为明朝神怪小说的《西游记》来看,《西游记》成书早于《封神演义》,同样是神怪小说,西游中的许多逻辑就比较清楚,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偏偏《封神演义》虽然不能跻身四大名著,却在民间流传很广,颇有点同人小说取代官方正版的意思,所以我们经常会认为四大天王来自魔家四将,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来自元始天尊十二大弟子中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财神就是赵公明,扫帚星就是马氏等。

封神演义中的魔家四兄弟 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是四大天王(3)

实际上,这都是鬼扯。《封神演义》中的各路神仙,大部分来自于已知的各类神话体系中,封神只是把他们进行了加工再创作,加上由于封神的名头,很容易让搞不清楚的吃瓜群众误以为这些就是神仙们未成正果的前世,要等姜子牙封神之后,各路神仙才各归各位,从此各守本分,名正言顺。

再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来打个比方,王者里的各路英雄,都来自古代历史或神话,然后有有位游戏同人根据这些英雄,写了部小说,把这些英雄的前世给重新编排了一下,偏巧小说爆红,流传极广,加上游戏的知名度助推,让不少不明世事的小朋友信以为真,时间久了,这些先有人物再进行加工的背景故事就以假乱真,成为了正版。

所以,魔家四将来自于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却不是魔家四将。

封神演义中的魔家四兄弟 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是四大天王(4)

当然,《封神演义》虽然未能跻身四大名著,它也是部很成功的作品,给大家带来了许多乐趣,不过其中东拉西凑,确实硬伤甚多,这也是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