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2022年版语文课标变动幅度很大。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内容,将其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课堂操作策略,优化语文教学生态,丰富学生课程体验,是我们语文教育人必须承担的任务和共同面对的挑战。
如何帮助一线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做好解读是第一步。我们充分调研了一线教师的需求,期待理论讲得简洁一些,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多呈现一些,以便教师理解、借鉴和模仿,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本课程标准课例式解读图书。
如何理解语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的编写力求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相衔接,又着重突出自身的基础性、阶段性特征。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主要提出五个方面的课程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这些课程理念始终渗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维度。基于素养立意的课程改革取向,小学语文课程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我们围绕一些核心问题研讨交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意图和教学意蕴。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要求,2022版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阐释比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简约,突出强调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表现特征、指向及其价值。比如,“文化自信”强调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语言运用”强调培育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思维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崇尚求真创新的品质;“审美创造”强调涵养学生的高雅情趣。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整体性。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运用”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基础:语言是交际和思维工具,也是思维的外显形态;语言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学生发展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品质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相互交融渗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不能将一个教学环节与核心素养的某个方面机械对应。比如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紧密融合、不可拆分;四个方面在一个学生身上的综合表现才叫核心素养,我们不能把四个方面单独说成核心素养,类似“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的表述是不准确的。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之二是内隐性。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延来看,主要指学生经过不同学段语文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者需要通过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发展和形成,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是隐性的,需要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承载和表征。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之三是阶段性。每个学生在不同学段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在一个学生身上可以同时发展,但不是齐头并进;部分学生在一些方面比较突出,在其他方面相对滞后都是正常现象。因此,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学生身上会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并且会随着学段增长持续提升。
理解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整体关照四个方面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综合考察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情况,把握其中隐含的不均衡性及其发展规律。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借助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设置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语文积累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侧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表现作为评价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此外,我们还需要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阶段性,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要点和评价重心,注意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使命贯串始终。比如,本书下编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呈现了六年级课例《创意整合文本,促进迁移运用——“写出成长小说”教学设计及解析》,教师依托《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小说,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建构生动的小说研读情境;依托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明确“成长小说”的评价标准,从情节、主题、表达手法、环境描写等角度,展开解读、研讨和分享;引导学生聚焦情节“冲突”来构思自己的成长小说写作思路,完成从深度阅读到创意表达的关键能力迁移;同时,运用表格、思维导图、成长小说作品等学业成果评价学生的文本理解、思维发展等过程性表现,促进阅读与写作的对接。该课例覆盖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三篇阅读语料还特别注意兼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国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体现了文化视野的拓展和融通。
文章节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小学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