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经典配乐(古乐演奏师施魔法)(1)

林森示范方响演奏方法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文/图

伴随着演奏者手中的小木槌轻轻敲击,木架上的钢片传出音符,一曲空灵的《哈利·波特》主题曲《海德薇变奏曲》随即展开,将听者拉进那个充满勇气和梦想的魔法世界。令人惊艳的回响,宛如魔法世界的精灵落入人间。

这是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首次对《海德薇变奏曲》进行古乐式的改编。演奏师手中的小木槌和钢片,是华夏古乐团刚刚“复原”成功不久的传统古乐器“方响”。

中国的方响比西方钢片琴早1300多年

在华夏古乐团演奏大厅,记者见到了林森,他是国家二级演奏员、华夏古乐团打击乐首席。虽然个头不高,但坚毅的外表下流露着对音乐的执著,“复原”的方响,就是出自他之手。

林森介绍,古时的方响是用小型长方铁片、铜片或玉片制成的乐器,十二律健全,属于敲击体鸣乐器。常规的为十六枚金属音片,上下共分两排整齐悬挂,一排八枚,演奏者用小铁锤或木槌进行敲击,常用于教坊燕乐。

方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梁代,唐宋时期在宫廷与民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了元、明、清三代,随着元杂剧等戏曲的盛行,方响渐渐在民间失去了市场,但在宫廷中地位略有升高。

林森介绍,西方的钢片琴诞生于约1886年,与方响的音色极其相似。

“第一次见到方响是在韩国,他们有,但我们没有”

在林森看来,与其说是复原方响,不如称之为研制更为贴切。

“严谨地说,复原需要大量的工作,不但要求材质和真正的方响完全一样,就连发音板的铸造、打磨方式也要尊崇古法。”林森说,他们的方响主要是为了实际演奏用,发音板是用等离子切割的,用机器打磨调音,所以应该叫做研制。

林森第一次见到方响,是他去韩国国立国乐院交流演出的时候。放置于舞台旁边的方响让他眼前一亮,“这是好东西,但我们没有。”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林森发现,在许多古书籍和古画的记载中,都有方响的身影。

例如藏于上海博物院的宋代《歌乐图》,一名女乐师正在轻敲置于案上的方响;还有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馆藏五代南唐时期的周文矩《合乐图》,仕女们琴瑟和鸣,其中就有两名演奏方响的乐伎。

此外,《旧唐书·音乐志》中更是详细记载了方响的尺寸规格和摆放顺序。

林森研制的方响和古代真正的方响相似度能有多少?他告诉记者,故宫有一套明清时候的方响,不过他没听过那套方响发出的声音,只能凭感觉去猜测,“大概80%吧,甚至以上。”

“华夏古乐要走出博物院,首先要基于博物院”

此次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重新编曲演奏《哈利·波特》主题曲,迅速在网上走红,甚至有很多人期待华夏古乐团早日放出下载链接,用来当手机铃声。

其实,这早已不是华夏古乐团第一次用古代乐器演绎现代乐曲。

自华夏古乐团成立22年来,他们复原了8000年前的骨笛、5000年前的陶埙、4000年前的龙山特磬,从2000多年前的琴瑟笙箫,再到唐代的琵琶和编铙……

300多件音乐文物穿越时空而来,奏响天籁之音。

22年来,华夏古乐团的曲目也从先秦时期的乐曲,例如诗经音乐诸子百家,扩充到唐宋时期的宴乐以及具有古典风格的现代乐曲,例如《清平乐》《海德薇变奏曲》和《大鱼海棠》。

传统古乐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

在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宣传与学术主管袁佳音看来,古代音乐走出博物院,首先要基于博物院,要以古老的音乐文物、乐谱为基础,在不失音乐风格和基础的前提下,紧追时代的热点,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潮,才会被更多人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