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在如此放松的一天,不如读一读《本色》里,最八卦的一部分——关于《非诚勿扰》的公案和爆料。

本色热播53分钟(本色十二章节非诚勿扰故事背后的真相唯有当事人明白)(1)

大致是讲述:乐嘉与《非诚勿扰》第一次结缘之下,开始成为电视公众人物;由此看到的一些趣人趣事,他把自己变身成为了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检视着自己。他用性格色彩分析了从嘉宾到编导、媒体以及观众等等不同角度,去挖开了人性里最真实的动机。

本色热播53分钟(本色十二章节非诚勿扰故事背后的真相唯有当事人明白)(2)

先勿论“性格色彩”的准确性和功用性,我最佩服的是一个电视界“小白”在进入全新的领域时,从发挥自己专业角度出发,一步步的摸索,到最后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对比很多专业出身的人来说,应该也是自愧不如的。

真正让他比专业主持人更胜一筹的却一定当属他对性格色彩的研究;若是没有长处,就像他所说在进入前6期拍摄时,他根本不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按照导演的安排,准备几个测试,在固定的环节完善流程,节目也许依旧会成功,但是他个人只不过傀儡而已。

如今很多大学生毕业,比如我:在进入一个行业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了解是多么片面,到了一个部门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按部就班,完成当日任务的话,只是浪费时间做重复性的东西,而收获的效果却甚微。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其实还是自己的专业能力太弱,或者基本没有。而自学技能应该可以算是给自己寻找一个出路,但切忌不可耽误本职工作。

然而另一条出路,就是踏实的醉心于当前的行业。观察它,了解它,摸索它。这就是乐嘉在《非诚勿扰》早期的心路历程:

本色热播53分钟(本色十二章节非诚勿扰故事背后的真相唯有当事人明白)(3)

可乐嘉毕竟不是专业主持人,所以在这个部分最精彩的还是他对于人性的分析。他在这个章节里说到:一个节目的价值不是场上的刺激和娱乐,而在于背后输出的知识。

就像他说的让选手嘉宾看清自我更重要。若仅仅是为了现场几分钟就命定姻缘未免以后两人会出现更大的问题。转述乐嘉的观点,不如亲自阅读一下他的书,毕竟每个人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对于爱情有疑惑,这里专门给出了一本可以读了之后直接拿出来运用到生活里的书《爱难猜》。

本色热播53分钟(本色十二章节非诚勿扰故事背后的真相唯有当事人明白)(4)

从作者的书中认识作者,你会发现大多作家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追求,很多时候是不满足现实需求的,比如黄色性格的王培杰一开始邀请他加入《非诚勿扰》的时候,对他的性格色彩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他更在意乐嘉利用自己的专业激发不同嘉宾性格上所产生的冲突,使得节目看起来更加富有戏剧性,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后来推出讲述卫视,引来很多媒体的猜测,说他“怒辞”节目组,纯属猜测,读了他的书才知道他并不是一个言辞犀利,针锋相对的人,只是在洞察人性方面有着很深的功力,加上后期剪辑,很多他觉得很有价值的片段是观众看不到的,因为争议性太强,所以不得不做取舍。而更完整的文字看得出他的细腻和温柔。

可是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这些只有自己能看见。世人大多更注重结果,过程只有自己知道。若是你做不出成果,带来的所有人的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唯有你心中坚持,也许才能在最后迎来曙光。

对于很多有梦想的青年,这一定是不可多得的激励,也是打击。因为这就是现实。如今新媒体的火热,在有价值的输出方面,能做好的极少。知识冗余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很多人选择热门的领域的确会带来很大的流量,但是把流量变现却不那么可观。很多人写的文章大多石城大海,拿到就不写了么?

不,理想主义者心中,哪怕这件事只是做个自己看,也能自我感动的坚持下去。但自我感动就像是个美味的陷阱,比如我,自知自己几斤几两,坚持分享,只愿有读者愿意相信我,一起和我回到书本里,自己去寻找答案。

本色热播53分钟(本色十二章节非诚勿扰故事背后的真相唯有当事人明白)(5)

虽说这一章节带有很强的八卦性质,但看报道,不如看当事人的自我称述。《本色》就是这样的一本价值输出,其中的经典语录,希望可以激励到你,了解自己的性格色彩。

本章节也提到一部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里面的四个主人公就代表了红黄蓝绿四种性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学习了《本色》里关于性格色彩的介绍后,去欣赏一下这部电视剧。不是为了打发时间,也不是为了娱乐,是要透过剧情折射生活中自己的性格。

个人主义时代已然来临,了解自己,比了解世界更重要。世界实在变化的太快了,而只有自己需要慢慢沉淀和积累,才能带来成长。

《本色》目录与语录

”性格色彩“创始人/乐嘉

12 内幕——《非诚勿扰》公案

第一部分我在《非诚勿扰》早期的心路历程

2010年2月参加节目的缘起及开头

2010年3月坐山观虎斗到挑拨离间

2010年4月节目的本质

参加节目的人只有四个目的:找个喜欢的人、体验电视的感觉、即使电视上找不到也可做免费的征婚广告、提升自己的关注度。

2010年5月他要骂,就让他骂

2010年6月帮他看清自我比帮他领走一个女人重要得多

2010年7月形式陡转,杀机四伏

年轻时,面对社会不公,总想以漂亮的姿势与敌同归于尽,并每每为自己而感动;后来发现,这只能证明自己能量不大。所以,自杀者,本质上都懦弱无力。

第二部分我在《非诚勿扰》中期的心路历程

无所求则无所惧,有所欲必有所慌。

第三部分我在《非诚勿扰》后期的心路历程

2012年6月我做电视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因为我只想做我喜欢并且真能帮到人的节目。

尝试合作的机构必定有如下特质:1.诚信守诺 2.不急功近利,能看得远些3.能够意识到并且尊重性格色彩的价值。

2012年11月有开幕之时,必有谢幕之刻

人们总看见那些自己内心希望看见的。

人们只关心你最终干出来什么结果,历史还是讲究成王败寇的。

做成一件新事情是多么困难,但你不能因为难而不去尝试和努力,我们都很清楚,这样做只能使我们在人生中总是能原地踏步无法进步。

某人怒辞,只有在他准备彻底破坏和这个被辞机构的关系时,才会去做。

生活的残酷在于,人们最终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所有那些不理解你的人,假以时日,如果有结果,他们必将明白;但如果没有结果,你要么等死,要么一直被骂,要么被迅速遗忘,直到有一天你拿出结果。

退出《非诚勿扰》声明

2013年6月离开《非诚勿扰》要向大家说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