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国务院明确要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的政策以减轻企业的压力。4月28日,人社部办公厅和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的通知》。进入5月份,各个地方开始陆续落实。社会保险费究竟是如何缓缴呢?我们个人如何利用政策做到利益最大化呢?

社会保险费缓缴的时间段。

缓缴社会保险费只是涉及到五个行业,即餐饮、零售、旅游、民航、铁路公路水路运输行业。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社会保险费缓缴主要涉及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不包含基本医疗保险,有关缓缴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缓交的所属期是4~6月份。按照各地的落实文件,如果是4月份因为政策没有到位,已经缴纳了养老保险,缓缴时间可以顺延一个月,即5月份到7月份可以缓缴。如果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已经缴纳了4月份养老保险的企业,可以申请退回4月份的养老保险费。

像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缓缴时间是2022年的4月份至2023年的3月份,一样也是可以缓缴的。

对于以个人身份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并没有相应的五个行业要求,由于其不涉及到工伤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缓缴时间是2022年全年。

如何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社会保险费的缓缴原则上应当在到期之后的一个月内,将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一次性缴纳完成。

缴纳社会保险新规(5月份起社会保险可以暂缓缴纳)(1)

比如说企业缓缴养老保险费是于6月份到期,那么应当是7月份及以后就需要每月按时缴费了。是但是7月份除了正常应缴的养老保险费以外,还应补缴前面4~6月的养老保险费。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要求企业一次性缴纳4个月的养老保险,真的也是不小的负担。不过,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是可以在2022年底以前将欠缴的三个月养老保险费补缴上,在这期间是不收任何滞纳金的。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合理安排今年的现金流,用三个月的养老保险费创造出更多的效益。但是在年底以前,应当做好相应的补缴计划,否则之后补缴要缴纳每日5/10000的滞纳金的。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讲,今年的优惠政策跟2020年一样。今年停缴的养老保险费,可以在2023年申请补缴,但是要选择2023年的缴费基数。可是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尽管我们将养老保险拖到2023年12月底以前缴纳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但是,由于2023年缴费基数的下限将会出现变化,我们还是个人考虑好这一年缓缴的养老保险费能不能给我们创造相应的缴费基数下限提升幅度带来的收益吧。

比如说,江苏省2022年(临时)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是4250元,如果明年缴费基数下限再增长8%,那么明年缴纳今年养老保险费就不再是10,200元,而是11,016元,增加了816元。在养老金待遇没有太大区别的情况下,说实话灵活就业人员还是在今年年底把当年养老保险缴费补上的好。

缴纳社会保险新规(5月份起社会保险可以暂缓缴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