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所描述的“乌蒙”,指的就是乌蒙山脉。这里群山绵延、沟壑纵横,平均海拔在两千米以上,盘州就处在这磅礴的乌蒙旁。在这飞鸟难渡的崇山峻岭间,革命先辈留下了光耀史册的长征精神。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当年红军留下的革命印记,它们见证了红军在最为恶劣的环境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高昂的战斗意志,进行的一次辗转千里的回旋大作战。

贵州深山隐藏的美景(贵州边界的一座小城)(1)

1936年2月,贺老总和任弼时同志等人率领的红军一万余人,被十倍强敌围追堵截,被迫西进乌蒙山区。此时,正值冬春之交,乌蒙山区气候恶劣,加上山崖高耸、沟深林密,要从这样的包围圈中突围,无异于天方夜谭。可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这支红军队伍在敌人围追堵截中,穿插转战1000多里路程。在乌蒙山地区辗转回旋,从十万敌人的包围中顺利突围,成功打破了敌人的围歼计划。成为长征中指挥艺术的一次“神来之笔”,被毛主席称为“了不起的奇迹”。

贵州深山隐藏的美景(贵州边界的一座小城)(2)

这支红军队伍在当时的盘县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很快一次关系到中国命运转折性的会议,在一所普通的老房子里召开了,这就是著名的九间楼《盘县会议》。当时的红二、红六军团在盘县思考着是继续在滇、黔、川边创造新的根据地,还是北上,《盘县会议》就是讨论这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盘县会议后,根据中革军委和红军总部的指示,确定了渡江北上的方针。1936年3月31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动撤离盘县,西入云南北渡金沙江。经过重重困难,三大主力红军终于会师西北结为一体,也标志着史无前例的长征胜利结束。

贵州深山隐藏的美景(贵州边界的一座小城)(3)

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

在盘县的悠悠群山之中,隐藏着关于文明火种的遥远秘密《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在这几个大字背后,是一段洞穴里的远古回忆。在盘州市竹海镇十里坪村,有一个幽深的大洞。光绪年间曾有记载:“悬崖峭壁间,一洞中开,可二三十丈,光明宏阔,无幽暗之苦”。1990年6月的一天,一个偶然的发现,打开了一扇通向30万年前,古人类的记忆之门。

贵州深山隐藏的美景(贵州边界的一座小城)(4)

在大洞中,专家发现了数十件加工规整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标本,其中一件石器的打磨技术十分罕见。专家们在鉴定后发现,这种被称为“勒瓦娄哇”的石器制作技术,从未在亚洲出现过,在此之前,一直被认为是西方独有。经过考证,古人类在这大洞生存的时间跨度大约为17万年,这里是远古的记忆,更是文明的起源。

贵州深山隐藏的美景(贵州边界的一座小城)(5)

乌蒙大草原

一说到贵州,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山”,但你绝对想不到,在贵州还有大草原。乌蒙大草原,当地人也称为“坡上草原”,属于高山草原,距离盘县九十公里左右。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独特高原草场,有万亩矮杜鹊林,也有充满神奇色彩美丽动人的高山湖泊,和民族文化浓郁的彝族风情。

贵州深山隐藏的美景(贵州边界的一座小城)(6)

“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太远,那就来乌蒙大草原吧!你会发现诗中的远方就在眼前。站在乌蒙大草的最高处,看云涌苍崖,鹰翔蓝天。

贵州深山隐藏的美景(贵州边界的一座小城)(7)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留下的是一幅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在道路的前方,是一座正在经历美丽蜕变的“金彩盘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