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鱼”外形的物流无人机、L4级别的自动驾驶快递车、智能监控网点快递全周期的“大掌柜”系统……2022年服贸会现场,顺丰、中通、菜鸟、闪送等多家物流企业扎堆大秀“黑科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无人机快递数据分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无人机快递数据分析(魔鬼鱼送货无人驾驶快递)

无人机快递数据分析

“魔鬼鱼”外形的物流无人机、L4级别的自动驾驶快递车、智能监控网点快递全周期的“大掌柜”系统……2022年服贸会现场,顺丰、中通、菜鸟、闪送等多家物流企业扎堆大秀“黑科技”。

尽管有的产品外观平平无奇,实际上已是多次迭代的结果。据京东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出的快递车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智能快递车,最大可载重200公斤,续航100公里,可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

较之常见的无人车形态,离日常生活场景较远的无人机则吸引了更多参会人员好奇围观。而事实上,这些看似陌生的产品已经身经百战了。顺丰展出的形似“魔鬼鱼”的物流无人机,截至2021年已在江西赣州、川西地区、上海金山、大湾区等多地安全运行近百万架次,能应对平原丘陵、高原山区、城市和海岛等多种复杂场景。

而中通也搬出了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和无人车。资料显示,中通展出的油电混合快递无人机能应付末端配送、农村电商、医疗应急、紧急救援等多种场景,而末端配送智能无人车承载重量能达250KG,除了配送,无人车还能与智能快递柜联动交接。

事实上,企业纷纷竞赛数智化无人产品,其核心均指向降本增效。美团智能配送站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数智化产品在货物配送全流程的应用,企业能够进一步突破人力条件的局限,同时还能够拓宽业务场景,有效提升物流的履约能力。

之所以花大力气投入智能技术研发,无疑是想看到效率与盈利能力的双增长。对于承接大量订单流转的即时配送平台而言,调度系统的智能性、灵活性构成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同质化竞争中的破局利器。

美团智能安全头盔

“以递送手机和运送文件为对照,前者要求安全,后者要求快。”面对差异化的C端需求,闪送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于红建透露,平台需要敏锐判断递送物品属性及下单者的需求,再根据不同配送者的经验分配订单。

“根据闪送的经验,递送手机的订单往往需要闪送员有送过贵重物品的经验,而送文件的订单则需要根据以往的配送时效筛选出递送速度快的闪送员。因此,我们必须先缩小每个订单的可筛选范围,最终由有资格的几名闪送员通过抢单或系统派单获取到该订单。”于红建坦言,利用数字化匹配差异性需求虽然困难,但仍然是必要的。

于红建认为,目前的数字化物流更多还是在订单向运力分配的基础功能上做文章,用户差异化的需求仍未被满足。“用通用化的程序模板很难精准地满足个体不同的差异化需求。每笔订单背后的特殊需求,一般需要定制化服务,而该服务实际上还是通过人力的方式来进行匹配,正因如此,效率也会有所损耗。”他进一步解释道。

无可置疑的是,企业押注智能技术,必定是投身于一场围绕人才、资金、政策等各因素作用的拉力赛。例如近年来加速推广的智能快递柜、无人车,既是受防疫环境和无接触配送消费渗透的影响,其背后也有企业对未来市场趋势的未雨绸缪。

美团智能配送站可提供末端的智能化配送服务方案

“目前快递企业已经面临末端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了,很多网点招不到年轻人,这在未来会更加突出,而快递量逐年增长,企业必须要围绕未来的末端配送市场做规划。”一位资深快递从业者指出。

据了解,在环境较为稳定的高校、工厂、医院和港口等场景,从末端到干支线运输,物流企业数年来正加快推进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甚至常态化。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引入菜鸟无人车送快递的高校校园已超过300所。而京东除了研发智能快递车,还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首次展出智能零售车,以冷藏零售柜技术切入零售场景。

一方面想要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在寻找供应链物流绿色化的答案,而这无疑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长跑。财报显示,在过去五年间,京东投入近800亿元在技术研发上。而顺丰2017-2021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25亿元。

在服贸会上,顺丰展示了碳中和循环包装“丰多宝π-BOX”的成果,预计到今年底将投放这类循环包装箱共120万余个。除了给自己“减碳”,不少物流企业也携手合作方一起“瘦身”。小编了解到,菜鸟与商家共建绿色物流供应链后,能使每个包裹平均减碳180克。

“绿色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科技水平,而是企业的态度和决心。”于红建表示。

- END -

文字|乔心怡

编辑|孔瑶瑶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