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出生在云南红河的一个边疆县城,由于家庭出身是“地主”成分,读书时一直被歧视,但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人品也非常好,由于受“地主子女”的影响,同学们都远离他,与他划清界线。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李山高中毕业后下乡当了一名知青。

李山在当知青期间,表现非常突出。在知青中,他第一个学会的犁田。没多久,他也成了个行家里手,样样农活都会干,贫下中农个个都伸出大拇指夸他呢。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李山由于出身地主,虽然贫下中农年年推荐他上大学、参军、进城工作,但都被当时的“公社革委”给否定了,理由是“地主子女怎能推荐?换其他知青吧。”就这样,知青们走了一批又一批,李山总是走不了。在农村,他不敢谈恋爱,不敢与别人接触,天天埋头干劳动。

有一次,他发疟疾,病在床上,没去劳动。这时,一个叫刀妹的傣族姑娘趁中午吃饭的时间从地里悄悄跑到他的宿舍,只见他睡在床上不省人事。

刀妹用手一摸,说:“不好,又是疟疾又是高烧,得送医院。”这时,村里没有别的人,都去劳动了。刀妹没有什么顾忌,背起李山直往大队医务室跑。医生说:“还算来得及时,如果再晚一小时,后果不堪设想。”在大队输了两天的针水后,李山和刀妹回村了。

从那以后,刀妹有事无事经常来找李山,他俩好上了。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姑娘(云南红河一个漂亮傣族姑娘的故事)(1)

红河傣族妇女 杨朝伟供图

生产队长对提醒刀妹说:“刀妹,你要知道,李山虽然表现非常好,但他是地主子女,可你是贫下中农的子女啊。再说,我们傣族姑娘历史以来不兴嫁汉族儿子的,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刀妹说:“我不管,我就是要嫁给李山。”

刀妹的父母虽然喜欢李山,但当时傣族姑娘确实不兴嫁给汉族,也不兴嫁给其他民族,只能傣族姑娘嫁傣族伙子,绝不能嫁其他民族,这是老祖宗规矩的啊,历史以来,村里没有任何人违反过这个规矩。刀妹父母自然是对女儿千劝万劝。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姑娘(云南红河一个漂亮傣族姑娘的故事)(2)

傣族妇女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刀妹决心已定,不计任何后果,顶着一切压力,最终嫁给了李山。

不久,高考就恢复了。李山是历届知青中唯一考取大学的人。当时,仍有人阻止李山上大学,理由仍是“地主子女。”

李山心里很平定,这是他意料的事,成绩再好,也上不了大学。他依然和刀妹相亲相爱,计划老老实实在农村扎根一辈子,与刀妹白头偕老。

突然有一天,公社派人来到村里,给李山送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李山和刀妹高兴得拥抱而泣。

李山上大学后,才知道原来由于他的成绩非常优秀,是上级接到有关通知,破例录取的。粉碎“四人邦”反革命集团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地主子女的概念已经逐渐淡化,一些品学兼优的学子不再受家庭出身的影响,都圆了大学梦、参军梦。

李山在大学期间,成绩非常优秀,大学毕业后被破格留校任教。这时,刀妹已经为他生育了一个男孩,刀妹也从农村带着孩子到省城与丈夫一块生活。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姑娘(云南红河一个漂亮傣族姑娘的故事)(3)

傣族群众在用餐 杨朝伟供图

20多年过去了,李山和刀妹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并在省城一所大学任教。

一天,儿子带着一个俊俏的姑娘来到家里,给父母介绍说“爸爸、妈妈,她也是傣族姑娘,由于品学兼优,学校选优时,她被留校任教了,我俩同一所大学。”

刀妹惊喜地说:“太好了,娶个傣族姑娘做媳妇,像你爸爸一个样。”

如今,在刀妹居住的那个傣族村,自从刀妹第一个嫁给了李山后,在她的影响下,村里的傣族姑娘们不再忌讳了,一个个破了老祖宗的规矩,都时兴自由恋爱了。有的嫁汉族,有的嫁哈尼族、彝族、瑶族当妻子。后来,一个学一个,一村学一村,当地傣族姑娘与各民族伙子互相通婚,成为新时尚,不仅增强了民族团结,还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