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黄精,好多朋友有可能没有听过,这是一种中药材,由于产能的原因,黄精目前被列为中国三十大稀缺药材之一。在人们中药养生的意识越来越高,黄精蕴含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野外黄精的产量不断减少的时候,人工种植的黄精将会慢慢取代野生的黄精。

每亩黄精成本和收益(每亩黄精收益10万多)(1)

黄精生于向阳或半阴半阳的山坡灌木丛中,耐寒性强,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和保水性能好的土壤为好。黄精的幼苗能露地越冬,不耐干旱。

而根据东北黄精生长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栽培地宜选择气候温暖、光照适宜、土质肥沃、土层稍厚、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低洼易涝、重粘土及盐碱地不宜栽种。山区可利用东、西坡向的山坡荒地栽培,也可利用果园内幼树行间、有适当荫蔽条件的地块种植。

每亩黄精成本和收益(每亩黄精收益10万多)(2)

要说黄精种植那家牛,还是东北药王徐等一,先后成功龙胆草、玉竹、苍术、窜地龙、白鲜皮、威灵仙、辽藁本、黄精等十多种野生药材的人工种植技术。

东北药王主要就是靠药材发家,在种植药材和普通农作物的收益上差距有深刻体会的,对其它村民将,你种种一亩玉米每年的收入,充其量也就1000元,种药材每亩可收入5000元,你看种什么?你们自己选。

每亩黄精成本和收益(每亩黄精收益10万多)(3)

种植过程中,有哪些细节性技巧,我们听听药王怎么说。

(1)如何种植,繁殖是关键

如何繁殖,有以下方式可做参考,主要有根状茎繁殖、种子繁殖和育苗移栽。

根状茎繁殖:

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挖取地下根茎,选择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或4节,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22~26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种于整好的畦内。种后覆土3~5厘米,稍加镇压并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于秋末种植的,应在上冻后盖一些牲畜粪或圈肥,以利保暖越冬;第2年化冻后,将粪块打碎,耧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

每亩黄精成本和收益(每亩黄精收益10万多)(4)

种子繁殖:

8月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沙藏处理:种子1份,沙土3份混合均匀,存放于背阴处30厘米的炕内,保持湿润。待第2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匀撒播于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1.5厘米,稍压后浇水,并盖一层草。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6~9厘米时,过密处可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为满足黄精荫蔽的生长习性,可在畦埂上种植玉米。

育苗移栽:

一般北方地区移栽时间多在4月初进行,在整好的种植地块上,按行距30厘 米。株距15厘 米挖穴,穴深15厘 米,穴底挖松整平,施入底肥3000千克/亩。然后将育成苗栽入穴内。每穴2株,覆土压紧。浇透水一次。再次进行封穴,确保成活率。

每亩黄精成本和收益(每亩黄精收益10万多)(5)

(2)生长期间,虫害防治是关键

黄精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黑斑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蛴螬、蚜虫、红蜘蛛等。

病害都是真菌性病害见长,都是危害叶片,它的病原可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待气温回升时侵入感染。在发病初期,叶尖部位开始出现黄褐色的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为紫红色,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不断蔓延扩散,到最后整个叶片枯萎,病情在阴雨季节更为严重。

造成的原因都因环境湿度大,引起,我给大家的建议增加光合作用,光合效率的加快,加快了黄精周围水汽的蒸发,增强了对病害的抵御性。

外界天气不好,可采用人工激光植物补光技术,一个激光植物补光灯在露天范围是2亩地,每天可补充光照8小时。

更多的技术咨询,可关注小马侃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