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边程壹

今天(6月10日),杭州入梅。

入梅第一天,一大早就飘起了小雨。

对于杭州人来说,入梅也是有仪式感的,买祛湿丸、防霉剂是对于即将到来的湿闷天气的应对。

于是,中山中路上的几家老店就成了不少人必然要去逛的地方。

1】豫丰祥,樟脑丸走上C位

6月10日上午9点,小时新闻记者来到了百年老店豫丰祥。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

豫丰祥以白玉霜和珍珠霜闻名,不过也有许多杂货、衣服可以买。一进店,孔凤春专柜就在眼前。白玉霜5元一包,珍珠霜8元一包,满满的年代感。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2)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3)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4)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5)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6)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7)

拐角处的柜台上,记者看到了防蛀片剂和防霉球剂。

“防蛀片剂8元一包,防霉球剂15元一包,基本全年都有人买,最近生意更好一些。”店员阿姨说。

一天能卖多少包呢?阿姨摇摇头笑着说没统计,“我们这儿什么都卖得好。”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8)

店里还有回力鞋、热水瓶、满墙的时尚t恤,不少大伯大妈已经在挑衣服了。

王大妈是豫丰祥的铁粉:“今年杭州的天气比较凉啊,但我住得近基本每天都要来逛逛,像一些比较薄的t恤穿起来很舒服的。”

樟脑丸也是阿姨大妈们的必选。

卖得最好的就是家宝防蛀防霉球剂,15元一包,有250g。

“买一包就能用一年,一般家庭里买个两包备用,在衣柜里放上两粒就行,纸包装的防蛀片剂,8元一包,量稍微少一些,也是放在衣柜里就行了。”

记者发现,在店里买防霉剂的大伯大妈居多,几乎没有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杭州杨女士几天前网购了干燥剂。“我每年都要买的,这次趁着618预售就又买了一年的量,这不入梅了嘛,衣服干不了、每天都湿答答的天气又要来了,所以赶紧就买上。”

孙阿姨也有自己入梅后防霉除湿的办法。

“梅雨季节么,水分足,衣服不容易晒干,肯定会有细菌。可以用空调啊、烘干机啊先把衣服吹干,再在衣柜里放干燥除湿剂、樟脑丸、防霉防蛀剂这种。我是有一些皮肤病的,所以更加要注意,杀菌除螨用一些喷剂,平常消菌杀毒。”

拾级而上,在楼梯转角处,“物价信得过单位”、“杭州老字号”等名头异常醒目。豫丰祥的二楼以服装鞋帽、床上用品为主,各种衣物、帽子摆放整齐,每件都看不到褶皱,簇新又多样。几位大妈在讨论买被子,争执之余又一笑了之,或许买什么被子并不重要,与熟识的姐妹一起逛街“拌嘴”才是最开心的事。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9)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0)

2】景阳观:杭州人最爱的酱菜原来是这两样

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同样位于中山中路上的景阳观。景阳观素以酱菜闻名,记者到店里,已有不少市民在选购酱菜、调料。罐装的香菜心、酱瓜片,分装的笋丝、酸菜应接不暇。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1)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2)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3)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4)

“我们杭州人啊,就爱吃泡饭配酱菜,从小吃到大。今天入梅,后面天气闷热,有时候米饭就比较难下咽了,就会选择吃点泡饭。这次我就买了些桂花蜜瓜,一会儿中午就尝下。”陆先生说。

不少大伯大妈在酱菜分装处挑拣,工作人员也提醒顾客回家记得把酱菜冷藏。

在景阳观里,有100多种酱菜,店也已经开了100多年。

卖得最好的是什么?

“我们这边酱菜都卖得很俏,不过你要说卖得最好的,你就看哪个分装台人最多就行了。基本就是双菜瓜和红大蒜卖得最好,双菜瓜10元一斤,杭州人过泡饭吃最喜欢配这个。红大蒜13元一斤,用红醋腌制,相比于白大蒜更受杭州人的喜爱,一天最多能卖上几百斤。”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5)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6)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7)

对于口味,工作人员则表示,“那么多年,口味没什么大的变化,就是杭州人喜欢的味道。”

景阳观的酱菜可以网购吗?

工作人员摇摇头说,“我们没有网店的,如果要来买就要到店买,本部的话就只有中山中路这一家。营业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傍晚6点,周末人最多,建议尽量避开周末和中午时间。”

除了分装酱菜,一些瓶装、袋装的酱菜也卖很好。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8)

杭州入梅什么时候(杭州人的仪式感藏在中山中路)(19)

“买回去记得放冰箱啊。”工作人员不时提醒。

入梅第一天,你买祛湿防霉剂,吃酱菜了吗?杭州人入梅的仪式感又有哪些?快来留言讨论吧。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