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你有多可爱,跌倒后会傻笑着再站起来,你从来都不轻言失败,对梦想的执着一直不曾更改……”小年夜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网络春晚,率先拉开电视台春节晚会大战的序幕其中,由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与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共同演绎的《热爱与少年》令人印象深刻其中,97岁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曹鹏是江苏人,他最近刚登上《朗读者3》他让“梁祝”的音符第一次在异国奏响,将交响乐带到农村、工厂、军营、校园;也用音乐叩开自闭症孩童的心门他说:“我还能指挥到100岁只要我活着,你们尽管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他们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朗读者?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他们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朗读者(领衔白发少年团)

他们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朗读者

“你不知道你有多可爱,跌倒后会傻笑着再站起来,你从来都不轻言失败,对梦想的执着一直不曾更改……”小年夜播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网络春晚,率先拉开电视台春节晚会大战的序幕。其中,由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与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共同演绎的《热爱与少年》令人印象深刻。其中,97岁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曹鹏是江苏人,他最近刚登上《朗读者3》。他让“梁祝”的音符第一次在异国奏响,将交响乐带到农村、工厂、军营、校园;也用音乐叩开自闭症孩童的心门。他说:“我还能指挥到100岁!只要我活着,你们尽管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1

青春满满!“90后”领衔“白发少年团”

凭借一曲《少年》在2021年网络春晚为全国观众熟知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今年再次出现在网络春晚的舞台演绎《热爱与少年》。该团体平均年龄74岁,但老人们精神抖擞,今年他们特地选择了牛仔风格的着装,颈上的红色印花丝巾与满头银发形成鲜明对比,彰显着“青春不老”的蓬勃生机。演唱中,他们还增加了撸起袖子的环节,仿佛去年演唱《少年》的场景重现。除了以动人的活力演唱网络神曲串烧,他们还演出了更贴近老年人的《金梭与银梭》,以真诚的歌声唱出那一代人崇尚劳动美德的质朴情感。2022年再度拓展青春边界,向世人宣告:时光藏热爱,青春从来不是特定的年华,而是热烈燃烧的生命姿态。

带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加盟清华合唱团,并现场担任指挥的老爷子曹鹏,今年已经97岁高龄。他所带领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也是国内首个非职业乐团。乐团中的乐手们都是兼职演出,首席小提琴周亦凡,同时也是一位“90后”眼科医生。他从小就受到曹鹏的启蒙学习交响乐,如今也已经开启了对下一代的音乐科普传承之路。

老人们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90后”指挥家曹鹏与“90后”乐手的代际传承互动,感动着屏幕前的年轻人,被赞是“青春感满满的表演!”网友留言说,“时光没有改变他们,留下的是面对人生的从容与自信。”节目中那句“这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终将属于那些永葆初心的人”,也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

2

“最年长的指挥家”俄罗斯首演《梁祝》

刚刚追完央视第三季《朗读者》最新一期节目的观众对他一定有印象,他就是节目的嘉宾之一曹鹏。在《朗读者》的舞台上,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拉动琴弦,曹鹏站在律动的音符里,朗读了格非的《似曾相识的精灵》。与制作人董卿聊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曹鹏挺直了腰背,嘴里数着节拍,双臂在空中比划着,模拟出“命运在敲门”的动作,铿锵有力的“无实物”指挥表演,宛如少年一般。

还活跃在舞台上的曹鹏堪称全世界最年长的指挥家,他是江苏江阴人,1945年参加新四军,进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后任部队文工团指挥。解放后任电影乐团指挥,为《龙须沟》等几十部电影录配音乐。1955年赴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师从著名指挥家金兹布尔克。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曹鹏学习非常刻苦,上指挥课前常常读谱到半夜三更,上学时边走边背谱,自己都没发现,竟然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出门。就这样毕业时能背三四十部交响乐乐谱,在他看来,“指挥对音乐的熟悉程度,最好能达到百分之一百二。不仅要跟乐队交流,还要跟音乐交流,跟心交流。”

留学期间曾多次举行交响音乐会,演出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并指挥全苏广播交响乐团演出中国作品专场。当时他还是一名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从报纸上看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协奏曲在国内首演的消息后,萌生出在莫斯科指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想法。于是,他向导师金兹布尔克教授提出申请,希望有机会向当地观众呈现一场属于中国交响乐的旋律。金兹布尔克教授欣然答应,转身拿起电话,联系苏联广播交响乐团配合演出。

请妻子从国内寄来《梁山伯与祝英台》总谱,三个月后,“梁祝”的彩蝶幻化成音符,随着曹鹏的指挥棒翩翩起舞,一曲属于中国的交响乐曲在异国奏响。演出震动了莫斯科。几天后,这台音乐会走进莫斯科音乐厅,作为指定的苏联国家珍藏版录音的演出,向全世界转播。

3

94岁还成网红,普及交响乐频“出圈”

在曹鹏看来,交响乐不是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也不是束之高阁的“老古董”,他想把交响乐送到每个人心里。从莫斯科回国,1961年回国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曹鹏就自掏腰包,带着乐团走进工厂、农村、军营、学校,足迹遍及长江南北、大河上下,帮助市民理解交响乐,爱上交响乐。

带上海交响乐团到上海电缆厂演出。老工人说,“我们听不懂,非常响的音乐是交响乐。”这触动曹鹏他们连夜改谱子,用小号演奏《三大注意 八项纪律》,“为了提高先从普及做起,再跟他们讲贝多芬,让他们听‘命运在敲门’。音乐对人民来讲,是无形的力量。”曹老回忆说,还记得1996年,有一次下倾盆大雨,但票全部卖完,还有观众在雨地里等。“我就跟经理商量,海外有卖站票,今天咱们也破个例。”大家进来安静地听音乐会,后来记者在报纸上刊发消息,“音乐厅昨晚破天荒卖站票”。

扬子晚报记者第一次采访曹鹏一家,是在2018年,那也是曹老爷子第一次“出圈”。2018年2月20日,罗马机场一段即兴“快闪”,让不少中国人热泪盈眶。坐镇快闪现场的,就是指挥家曹鹏,而小提琴领奏者,则是曹老的小女儿曹小夏。当天,从罗马飞往上海的一架飞机延误,人心焦虑之时,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拿起小提琴,奏起了《我的祖国》。这段故事还成了初中语文的考试作文素材。

4

口袋里插红领巾,音乐“治愈”自闭孩子

2005年,80岁高龄的他自发组建了内地第一支非职业交响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乐团里有专业音乐家,有学生,有企业职员,也有在上海工作学习的外国友人。女儿曹小夏先垫付了乐团的注册资金,部分乐器从琴行租借,谱架是侄子现做的,就这样,曹鹏掏“家底”成立的乐团,在琴行的地下室迎来了首次排练。在曹鹏看来,“交响乐无业余”,每周一次的排练,雷打不动。如今,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音乐人,聚集于曹鹏的指挥棒下,带领听众走进音乐的殿堂。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把公益作为乐团发展的重要方向,公益项目“天使知音沙龙”,就是用音乐帮助自闭症孩子。曹鹏亲自操刀改编的《马刀舞》《喀秋莎》《小星星》等乐谱,给他们提供演出的机会。第一次见面,当乐团志愿者们拉响《欢乐颂》,孩子们奇迹般地安静下来,甚至露出了笑容。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也走进《朗读者》讲述被曹老“音乐治愈”的故事。

音乐帮助一些自闭症孩子打开了包裹自己的“壳”。目前,天使知音沙龙有70余名自闭症儿童,半数以上掌握一门乐器。电影《雨人》的导演在上海听了自闭症儿童演奏会后,曾专程拜访曹鹏,讨教与自闭症孩子沟通的经验。在曹鹏胸前口袋里,插着一条特殊的红色领花,过去15年间,每一次登台演出或出席重要活动,不论礼服如何变化,他的领口都只有这抹红色。他表示,“红领巾让我永远年轻,所以我所有演出服,包括燕尾服都用这个红领巾做领花。”

来源: 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