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两大阵营,而只有各自为政】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助理教授

22教授评“世界格局中的两大阵营形成了吗?”系列第17篇

编者按

赵全胜 【海外看世界】主编:

大西洋彼岸炮火连天,“嘉宾”云集;太平洋这边频频亮剑,不断升温。人们不禁要问:“世界格局中的两大阵营真的形成了吗?”为此我们邀请了在美国、中国大陆、日本、新加坡、和台港澳地区的22位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力求找出一个既符合实际又富有前瞻性的解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北约新一轮的扩营(瑞典和芬兰),并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参加北约峰会,共同发表针对中俄的声明; 再加上 G7、Quad,AUKUS,五眼联盟, IPEF,不一而足。

•以中俄为首的阵营——多种表现形式:中俄背靠背,上合组织,金砖五国(伊朗和阿根廷也申请加入),RCEP,以及朝鲜助阵。

•中间地带国家——东盟(明确不选边),印度(左右逢源,同属两大阵营);其他地区(非洲、拉丁美洲、太平洋岛国)是否已经成为两大阵营之间的战场?

•今后前景——表现形式:贸易战、冷战、代理人战争,还是联合国投票?中美之间将会进一步脱钩还是会出现峰回路转的G2前景?

参与本次快评的学者及所在单位:

冯玉军 复旦大学

石之瑜 台湾大学

赵宏伟 日本法政大学

吴白乙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

薛力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庚欣 香港凤凰卫视

冯维江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王建伟 澳门大学

单伟 新加坡国立大学

李和 美国莫瑞麦克学院

殷燕军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刘卫东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董向荣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李枏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张望 日本早稻田大学

沈丁立 复旦大学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李海默 复旦大学

周方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陈淑英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金应忠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

谭青山 美国俄亥俄克利夫兰州立大学

【不存在两大阵营,而只有各自为政】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助理教授

22教授评“世界格局中的两大阵营形成了吗?”系列第17篇

拜登政府自上台以来就将联盟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而随着俄乌冲突的发生,美西方各国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频繁。在又一轮“七国集团”“北约”峰会结束之后,仿佛一边由欧美主导另一边以中俄为轴的两大阵营开始浮出水面。而事实上,如果我们深究细节,就会发现,根本不存在两大阵营,而只有各自为政。

孙太鲁和孙太陆哪个厉害(不存在两大阵营)(1)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01

谈不拢的西方

七国集团峰会和北约峰会都开得很热闹,但这两个峰会想促成“阵营”的努力均未实现。此次七国集团峰会额外邀请了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塞内加尔、南非等国,本来希望能够以这样一个有地区代表性和发展阶段代表性的群体共同达成一个新的国际秩序标准,并借此标准来明确判断哪些国家是尊崇这个新的国际秩序的,哪些国家是背道而驰的。可以预见,原来的计划是这些国家会被划为一个阵营,而中俄等国会被明确指出违反这个“国际秩序”而划到另一个阵营。只可惜,在讨论时各方分歧较大,没能形成共识。只能以一个含糊其辞的《2022韧性民主声明》来应付媒体和大众,甚至在声明里都不敢提在西方已极具共识的乌克兰局势。

北约峰会的过程也与七国集团峰会如出一辙。本来此次峰会特地邀请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是希望能促成亚太版的北约,在太平洋地区全面围堵中国。首先,“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支柱之一印度都没有被邀请可见美西方本身就对印度这样的不肯站队的国家没有报以希望。但即使是日、韩、澳、新对于美国及北约的一些诉求也不完全认可,并不想做马前卒,而只想有保护伞。不仅如此,因为恰逢“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北约各国还对这个联盟的未来有了深深的担忧 – 如果美国的特朗普派卷土重来,这意味着北约这样的组织将不再受到美国政府的青睐,这个重要的联盟也可能会土崩瓦解,毕竟绝大多数国家作为北约成员,并不是想要多做贡献,而是想得到美国强大军事力量的保护。所以亚洲版北约没促成,欧美自己内部反倒出现了新的裂痕。

孙太鲁和孙太陆哪个厉害(不存在两大阵营)(2)

6月28日,为期3天的德国埃尔茂G7峰会闭幕。

02

外交自主的中俄

我在三个月前的文章《不要错失关键地位》里就已经谈到,虽然中俄关系可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两国依旧不是盟友关系。双方做外交决策时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俄罗斯在对乌克兰动武之前并没有与中方通气,中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向俄罗斯提供用于俄乌战争的经济、军事和物资方面的支持。俄罗斯认为自己有根据局势采取军事行动的权力,中国也完全可以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保持中立。况且,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议题上,“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是最根本的基础,中方也没有准备要为了俄罗斯而去放弃对自己最重要的主张。

中俄在短期面对美西方的强大攻势时有广泛的合作领域,但在中长期,双方影响力范围和利益重合乃至冲突也有较大的可能,这当中可能尤其需要关注俄罗斯远东、中亚及北冰洋地区。中国“人多地少”与俄罗斯的地广人稀本身可以是互补的。中俄在远东地区边界人口密度极不对称,所以未来通过创造周边环境让中国劳工进一步进入俄罗斯赚钱,可能会使得中国政府会越来越需要关注并保护在俄罗斯领土上的中国人的利益。但未来中国一旦将影响力范围深入到西伯利亚及其他远东地区后,俄罗斯同样也会像面对北约东扩那样因中国影响力的北扩而紧张。尤其是,在中国,这还可能唤起民族主义者对俄罗斯侵吞中国土地仍然未归还的不满,促使中国一些人去思考如何能重新夺回这些土地。在中亚,“一带一路”倡议或许已经让俄罗斯对其传统控制的地区逐渐失去影响力而不满。而华盛顿也乐见在对中亚政策进一步调整之后让中俄去争夺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力,甚至互相把矛头指向对方。而在北冰洋,莫斯科认为它可以主宰北海航线并垄断极地矿产财富。但气候变暖、俄罗斯造船业的衰落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存在,都对克里姆林宫的野心构成了挑战。因为这些结构性的矛盾,中俄走近更像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计。

孙太鲁和孙太陆哪个厉害(不存在两大阵营)(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办法建造核动力水面舰船,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各自为政,群雄逐鹿

需要指出的是,拜登团队从上台之初就认为能形成大的“阵营”的可能性很小。坎贝尔当时就认识到大规模的象征性的联盟已经被证明不怎么管用,所以和美国的盟友国家打交道需要就事论事,针对具体的议题有订制方案。所以发起或再次重用诸如“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四方安全对话”(QUAD),“五眼联盟”(Five Eyes),“七国集团”(G7)等小群不是对大阵营的补充,而是无力塑造大阵营后的妥协。事实上,哪怕是这些小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微妙的。澳大利亚之所以不惜背叛法国放弃已经签下的潜艇合同而要推动AUKUS,其本质是经历了特朗普政府之后不再信任美国,而想尽可能的快速拥有能自我保护的先进装备。再比如,随着俄罗斯把对欧能源供给作为筹码运用地愈发娴熟,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在将一些联结美欧不同小群的纽带切割(比如暂时降低应对气变的优先级,重启煤电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已经表示,相关预期已经对欧盟的团结构成挑战,也成为了滋生民粹主义的温床。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尤其要争取多交朋友,谨慎针对美西方的不同“联盟”喊话,以避免陷入“叙述圈套”。比如,当五眼联盟发表对华不友善的声明时,我们要看清其本质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借助一个本来只和情报有关的平台发声。这一点,我们从新西兰首相杰辛达·阿德恩最近的发言就能看出。她表示假如要让新西兰批评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存在,那将是错误的。她认为北京一直与太平洋国家保持着牢固的关系:“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我们地区援助和发展项目的合作伙伴,当我们欢迎其他国家与太平洋地区进行接触时却反对中国在这儿的存在,那是错误的。”也就是说,新西兰完全是中国可以争取的对象,而如果直接针对“五眼联盟”进行外交、舆论甚至政策的反击,那就正中了“叙述圈套”,甚至还巩固了这个小群的向心力。

孙太鲁和孙太陆哪个厉害(不存在两大阵营)(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前全球不存在两大阵营,冷战时期相互几乎绝缘且实力超群的美苏这样的阵营领袖也将不复存在。全球化导致的世界各国之间多管道的互相依赖,尤其是经济纽带很难再被完全切割。全球各国以“大市场”借力“比较优势”来进一步提升效力的趋势不会被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的思潮吞噬。哪怕在当下,欧美要解决高通胀这个首要难题,可能也需要与其众多“联盟”外的国家加深合作(比如借助中国的供应链,沙特、伊朗等国的原油等)来渡过难关。而不同的国家所组成的小群体可能会因为一些具体的议题继续合作,像印度及东盟各国这样因为不同议题同时处于多个看似对立的小圈子里的情况也将越来越常见。“安全看美国、经济看中国”可能也会是不少国家在中美之间继续博弈的生存之道。俄罗斯虽然想借中美竞争重塑苏联的辉煌而促成三足鼎立,但目前全球事态的发展更像是群雄逐鹿,且很可能让俄罗斯在未来成为类似于伊朗这个级别的国家:有油有核却不再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家首发,文字仅代表作者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