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简报(保险传大爱湛江保险业开展无偿献血公益活动)(1)

湛江保险业无偿献血活动对优秀组织单位进行表彰。 通讯员 曹艳文 摄

为树立保险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弘扬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在“7·8保险公众宣传日”来临之际,7月2日上午,湛江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湛江市中心血站开展“滴滴献血,保险传爱”主题爱心献血活动。我市各保险机构积极响应献血号召,保险从业人员纷纷加入无偿献血队伍,齐聚行业力量,分享生命之源。

活动得到湛江市各保险公司的大力支持,共有31家单位,近300人报名参与。现场温馨热闹,各大保险公司组织保险从业人员组成浩浩荡荡的献血队伍有序参与活动。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献血的保险人认真填写登记表,测量血压,从容地挽袖献血,奉献出一份属于保险人的爱心。

活动对参与单位给予充分肯定,并为6家优秀组织单位颁发牌匾进行表彰。据悉,自2016年起,湛江保险行业已连续四年组织保险从业人员参加爱心献血活动,累计献血次数达近700人次,累计献血量达到19.87万毫升。今年,我市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继续踊跃参与活动,掀起献出热血、传递爱心的热潮,用无偿献血的爱心义举诠释保险人大爱无疆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保险业热心公益、勇于担当的积极形象和公益正能量,彰显了保险服务社会民生的互助精神。

知晓率低、投放准确率低、资源利用率低

记者调查发现,分类知晓率低、分类投放准确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等“三低”问题,是垃圾分类的“拦路虎”。

在北京市南三环的一个小区,居民李大爷提着一袋厨余垃圾走到楼下,面对标有“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毫不犹豫地将袋子扔进了“其他垃圾”桶内。像李大爷这样的居民仍是多数,有的居民表示“不知道要分”,有的说“不知道怎么分”。

在广州,生活垃圾实行“四分法”: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不少市民其实并不真正知情。广州市民唐小姐困惑:嗑瓜子吐的瓜子壳是餐厨垃圾还是其他垃圾?用过的湿纸巾是可回收垃圾还是其他垃圾?

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说,2000年,北京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北京市有30%的街道、乡镇创建了100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经列入2018-2020年立法规划。新修订的条例将不光对单位,也将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

但目前,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准确投放率较低。“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厨余垃圾理想状态应该至少分出20%的量,实际仅为5%。”北京市城管委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说。

“最难的是分类的正确率,真正能达标的只有30%至40%。”参与合肥市垃圾分类试点运营的一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混装混运”打击了一些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好不容易分好类,垃圾车混在一起就拉走了,完全白干了!”北京市民王女士表示。

合肥试点地区的一位街道干部反映,由于缺乏处理场所,日渐增多的餐厨垃圾“无处可去”。此外,有毒有害和大件垃圾的末端处理也往往“没有着落”,最终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挫伤群众的垃圾分类参与热情,影响分类体系建设。

记者调查发现,对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的处理,不少地方是空白;在可回收物中,高价值的有机构愿意回收,低价值的少人问津,且专门回收机构分散不均,难以满足处理需求。按照国家要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网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应是相融的,但现实中这两张网的衔接时有断点、堵点,造成“混为一团”。

如何破解政策落地难题?

“2011年,上海选择100个试点小区,3个月后,多数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50%。但一年之后再去调查,参与率降到了20%甚至更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环卫处处长徐志平说,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是要反思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各地正从法规配套、宣传动员、日常监管等方面共同发力,推动垃圾分类落实到位。

广州是2000年我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推进垃圾分类的城市,目前已出台配套制度,包括制定条例实施意见,针对学校、机关团体单位、酒店等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指南12项指引等,初步建立垃圾分类法规制度体系。

北京市昌平区城管委环卫科负责人王学军说,有些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80%以上,垃圾减量30%以上。根据他们的经验,相关知识的宣传应更细致。比如,有的家庭在分厨余垃圾时,将袋装甜面酱、瓶装辣椒酱、牛奶瓶等都扔进了厨余垃圾桶。正确的分类方式,应该是将瓶子、袋子清洗干净再扔进可回收垃圾。改变这类居民生活习惯,靠耐心的宣传、长时间的监督,最终形成正确意识和方式。

对于日常监管,专家建议加强各方互相监督。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说:“市民投放垃圾,由物业监督指导;物业是否在垃圾箱房分类存储垃圾,可由市民监督;垃圾运输车如果发现小区垃圾分类没做好,可以督促物业分类;同样,物业可以监督运输车是否‘混装混运’。”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投入、久久为功地抓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