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度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全球近40%的人都在这两个国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被西方列强欺凌殖民过,我们几乎同时起步。

如今,中国已站在世界舞台中心,且近年来的发展也有超过欧美的势头。而印度却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别国当做跳梁小丑一样的耍。

印度是热带国家,土地丰腴,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农业起步带动经济发展,快速壮大不是不可能。可印度偏偏就落后的,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此中的缘由可能要从中国的民族思想和印度的种姓制度说起。

种姓制度在印度普遍存在吗(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1)

一.中国的民族思想

中国有过几段种姓划分制度统治的时期,最熟悉的是封建社会的地主、富农、中农、贫农、赤农,以维护土地资本为依据划分的制度,最初形成的模式,是战国时期群雄各自占地为王,铁犁牛耕的熟练运用加快了荒地的开垦,成为私有地。

而鲁国最早的规定是无论私田公田,一律缴税,默认了土地私有化。那些勤奋开垦土地的人或者获得战功的人就成为中小地主。租田种地的人就变为被剥削的佃农。所以总的来说按照多劳多得的划分方式也还算相对公平。

种姓制度在印度普遍存在吗(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2)

而随着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后续的土地私有发展成了贵族私有,直到最后发展为腐败的官僚土地制度。

贫农和赤农也叫雇农,长期受地主或富农的苛重剥削,薪水少,时间长,还容易被解雇。因此在新中国建立后,伟人大刀阔斧进行土地的重新规划。而革命中最底层的雇农成为了无产阶级的主力军。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就是那个时代优秀中国人的缩影,他在基层下达上级按人分地的命令不彻底时,就果断带领双水村的农名,“私自”划分了土地。

最后被基层的封建老顽固发现后,灵机一动,马上跑去汇报更高一层级的领导,不但没有受罚还因土地增产受到省级表扬。

种姓制度在印度普遍存在吗(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3)

用自己的睿智、勤奋走出一条致富路。在那个四处都是压迫的环境中,他让全家人都活了下来,并且不忘斗争,这就是中国人面对封建种族压迫的表现。

虽土地的重新规划时间很长,期间国家和人民也经历了很多痛苦时刻,且持续了近十年,但最终还是把延续千年的封建阶级从人民心中淡化。

此外,更早的时期是元朝的种姓划分,主要因南宋军事力量太弱,抵挡不了外部的侵犯,最终被灭国。

由蒙古入都建立元朝,这时因为忽必烈在入侵过程中多次被南宋爱国人士阻挠,让这个驰骋沙场、战无不胜的领导者脸上挂不住,于是在对宋朝的歧视上又多了几分憎恨,实行四等人制度,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种姓制度在印度普遍存在吗(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4)

蒙古人是原本部落的族人,色目人是蒙古周围少数民族和一些小部落,汉人是北宋灭亡被金朝收拢的及其云南四川等偏远地方的人,南人就是从金朝手里逃出,重新建立南宋的人民。

而之所以把南宋划分为最低一等,主要是因蒙古对南宋爱国人士的仇恨。虽然当时南宋已经投降,可再起义的爱国人士还是有一大批,以至于蒙古三次派遣使者都被斩杀。最终元朝也因为这样的划分制度,不足百年就被朱元璋率领的农名起义推翻。

据此来看,中国群众的反抗意识很强,即使寡不敌众,也要抗争。朱元璋在元朝执政期间,偷偷广纳人才,刘基、朱升等都是后面的开国功臣。且恪守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种姓制度在印度普遍存在吗(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5)

军事方面,也在元朝的严密监控下,有条不紊的进行,最后这支全是尖兵猛将的农民军队把元朝推翻。在元朝的暴政下,多少农名因压迫死去,即使没有朱元璋,元朝一样会被“李元璋”、“陈元璋”推翻。

因为五千年文化的厚重,让我们打骨子里出来就是反抗侵略精神。这种精神似乎从汉武帝的儒学治国开始,就一直流传了下来。也就是你得有仁爱的思想才能在中国有一席之地,像种姓歧视这种不公平划分是站不住脚的。

种姓制度在印度普遍存在吗(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6)

二、印度的民族思想

印度是宗教的起源地,最早的种姓制度,是三千年前雅利安部落的入侵带来的,之后由侵略者划分国民,利用原人(印度宗教的神)的口、手臂、大腿、脚四部分依次象征四等人。

一等婆罗门代表口,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含义的权利,祭祀神明,有享受供奉的特权。二等刹帝利代表双臂,负责军事和保护婆罗门,三等吠舍代表大腿,是普通的雅利安民众人,通常以经商为生,必须供养和侍奉上两个等级的人。

四等首陀罗代表脚,从事最低等的职业比如工匠和佣人,最后一等贱民,是不同种姓间的后代,是被任意欺压剥削就连生命也可以随便拿走的人,划分制度不把贱民当人看,所以直接直接不列入等级。

种姓制度在印度普遍存在吗(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7)

由此可以看出侵略者绑架了深入民心的宗教释义,再进行种姓划分,这种居心叵测的做法,最终也达到了目的,让所有的工作、活动都始终围绕这一个所谓的神而进行,思想的毒瘤千年下来已经扎下根。殖民的不仅是土地,还有思想。

后来随着教育业的发展,一些可接受教育的高种姓人可能意识到了不公平,但人性毕竟自私,更何况利益是朝自己,又怎么舍得让出去,所以发声的也是极少数。

像“圣雄”甘地也就只有一个,并且在他大刀阔斧搞改革,反对种族歧视时,却被右翼宗教势力刺杀,原因跟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有神论的思想下脱不了干系。更别说农村一些落后地方,直接认为这是真理,从此认命,这就是大多数“印度蜉蝣”的表现。

种姓制度在印度普遍存在吗(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8)

印度的法律明面上写着废除种姓制度,可背地里却暗流涌动,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已连接了婚姻、经济、政治等关乎国家命脉的东西,所以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正像甘地的又有几个人。

并且只要人的私欲战胜了理智,这种思想就具有了一定的传染力,按照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欧美白种人进入印度是一等民,中日韩等黄种人进入印度是二等民,东南亚人进入印度是三等民......

可见连外国人前往印度都受到这么高待遇,就说明他们主人意识淡薄,即使解除殖民已近百年。印度根本没有一个统一国家的思想,没有团结一致的国魂。这样看下来印度的改革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中国人和印度人的表现截然不同。这是我们历史给予的思想造就的。

种姓制度在印度普遍存在吗(面对种姓制度的不公)(9)

中国的国旗是鲜血染红的,抗美援朝冻成冰雕也不放弃与敌人抗争的战士,葬身火海至死也没发出一丝动静的邱少云,冲炮台呐喊,向我开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士兵。不是不怕死,而是知道我的身后就是家园,那个千百年来包容着世代亲人的地方,不可侵犯也不可分割。

反观印度,落后的思想一直没人改革,人民在宗教信仰与种族姓氏间难以抉择,被剥削也不反抗,被歧视却求苟且,浑浑噩噩,就似温水煮青蛙。

两个民族在抗争中都有文化的惯性,却因信仰不同,而差之千里。可见“一条鲤鱼在历史长河中轻轻摆尾,就可引起百年后的一场洪水。”思想于我们如此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