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人把贞节看得比生命还重。特别是战乱年代,城破后不甘敌辱殉节者比比皆是。因此,在清代以前,各地志书中都有“烈女”一节,事迹突出者官府还立“贞节碑坊”彰表。明末清初时,江南有一青楼烈女,誓死不当亡国奴,英勇抗清,被俘后不肯受辱嚼舌喷清将,惨状令其夫泪奔,撞死敌手与其共赴黄泉。

抗清女将(青楼烈女英勇抗清)(1)

她叫葛嫩娘,字蕊芳,明末金陵人。出身将门,精通诗文,武艺也不错。清军南下时,其父葛挺昱英勇抗清,全军覆没战死,她在家丁保护下逃到南京,因生活所迫,家丁把她卖到青楼。从此,她沦为一个风尘女子。

葛嫩娘虽坠身青楼,但只卖艺不卖身,凭着绝色容貌和琴诗之艺,很快名噪秦淮。她只结交胸怀爱国之心的热血壮士,对不知亡国之恨的富商显贵视如蛆虫。

在青楼待了一年,一个叫孙临的人闯入葛嫩娘视野。此人是个热血青年,胸怀报国大志,却苦于无请缨之路。他与葛嫩娘一见钟情,想把葛嫩娘赎出青楼,葛嫩娘却提出以青楼为掩护,暗中联络抗清义士,以图共同抗清。

清军将领博洛率兵抵达福州,连续发起三次猛攻,均被明军打退。博洛一边调兵增援,一边派人劝降手握重兵坐镇泉州的南安伯郑芝龙。郑芝龙见明廷大事已去,准备降清。而杨俊也想拉拢郑芝龙,内外夹攻,将清军击退。葛嫩娘主动请缨,悄悄出城,骑快马赶到泉州面见郑芝龙。

来到郑芝龙营中,葛嫩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郑芝龙兵发福州。可郑芝龙已决定降清,任凭葛嫩娘怎么说,他都不答应。葛嫩娘无奈,只好叹然而去。

博洛对福州发起第四次进攻,孙临率兵出城与清军血战,但因寡不敌众,只得退回城中。城中粮草将尽,清军久围不退,全城军民只能坐以待毙。葛嫩娘再次冲出重围,到泉州向郑芝龙求援。这次,郑芝龙不但不答应,还对她冷嘲热讽,劝她也降清。

葛嫩娘愤然离开泉州,回到福州后与杨俊、孙临一起盟誓,要与福州共存亡。数日后,清军破城,杨俊在城墙上战死,孙临、葛嫩娘及侍女美娘在街巷中与清军死战,终因势单力孤被清军活捉。

孙临、葛嫩娘、美娘被押到博洛面前,博洛一下子就被葛嫩娘的美貌迷住了。他手搭着葛嫩娘肩膀欲行不轨,葛嫩娘大骂他是逆贼、畜牲。这时,侍女美娘挣开绳索,抽出袖中匕首刺向博洛。博洛一闪身,左臂被刺中。博洛勃然大怒,挥剑将十几岁的小姑娘美娘砍成两段。

抗清女将(青楼烈女英勇抗清)(2)

葛嫩娘见美娘惨死,恨得怒目圆睁。博洛又来轻薄,葛嫩娘不肯被辱,但因双手被绑,无法与博洛拼命,便一狠心嚼碎自己舌头,将满口血肉喷向博洛。博洛被喷得满脸是血,吓得后退一步,随即挺剑刺入葛嫩娘脸膛,鲜血喷涌,女英雄怆然倒地。孙临见此惨状,泪如泉涌,愤然狂呼:“与此女英雄结缘虽死何憾,嫩娘等我!”说罢撞向博洛,博洛挥剑将孙临砍死在葛嫩娘身旁。一代贞节烈女为国香陨,令人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