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黄种植技术和方法(蒜黄水畦式栽培技术)(1)

蒜黄

蒜黄,属于大蒜软化栽培的产品,质地柔嫩,色鲜味浓,是冬春淡季上市的佳品。各地多用暖室或地窖进行软化栽培,设施建造成本高,管理技术复杂。山东省沂源县悦庄村,利用井水调控温度进行蒜黄栽培,开辟了一条蒜黄生产的新途径。该法简单易行,不占用耕地(利用沟地、河滩或庭院便可),用工少、效益高。从每年10月开始到次年3月结束,一般能生产蒜黄5一7茬,每茬平均产量22一27kg/m2,每平米产值可达500-1000元。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一、畦址的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距水井较近或地下水位较浅的沟地、河滩地或庭院。

二、建畦的方法及规格

水畦一般呈长方形,畦宽2.0一2.5m,长以不超过15m为宜,畦周围用空心砖、石块等砌成宽40cm、高55cm的畦框,畦框两头的中间基部各预留10cm见方的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应略高于畦面,出水孔略低于畦面。建好畦框后,畦内起土10cm,底部夯实后,填人过筛细沙整平。畦四周紧靠畦框做成深3Cm,宽csm左右的浅沟作为分水沟。畦面做好后,从进水孔放水人畦,检查水能否在分水沟和畦面均匀、缓慢地流动。

三、品种选择

生产实践证明,选用休眠期短、蒜头大、瓣多的苏联大蒜,虽然用种量大,但发芽快而整齐,产量、品质均高于其它品种。

四、播前种蒜处理

播前选择个大、紧实、无病斑、无损伤、无冻害的新鲜蒜头,清除鳞茎碎皮,用温水浸泡12~24h,捞出晾至半干,挖去老茎盘和残存的蒜蔓,并注意保持蒜头完整。

五、播种方法

播种前在分水沟上斜盖瓦片以便于排蒜。播种时,将蒜头密排在湿沙上,空隙处用散蒜瓣填满、填紧。蒜头顶部要平齐。播种量以每17.5kg/m2左右为宜。

六、播后管理

1.遮光软化播种后在畦框上覆盖塑料薄膜,其上密排30cm厚的玉米秸,进行遮光和保温。

2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指采用电泵抽取井水,通过井水在畦内的流动散热保持温度和水分,并通过控制放水时间控制蒜黄上市期。因此,水分管理是蒜黄水畦式栽培的关键措施。一般播种后7天内不放水,以防冲乱蒜种。7天左右扎住根后,放水人畦,让水在分水沟,畦面均匀缓慢流动,水量大小以不超过蒜头的一半为宜。水分管理应结合外界温度的高低控制放水时间:外界温度高时(夜温不低于-5℃),一般隔1天放1次水,且只在夜间放水;外界温度较低(夜温低于一5℃或昼温低于0℃)时,全天都应放水。

3.温度管理蒜黄生长的适温为12~25℃。若温度低,生长慢;温度高,易腐烂。因此,应根据蒜黄生长的时间,结合外界温度,采取合理措施,调节畦内温度。10月份种植第1茬时,畦内气温高于水温,易造成蒜黄徒长、细长,降低产量和品质。为防止这一现象,白天可在玉米秸上撒水,水量以薄膜上微有积水为宜。11月以后,气温低于水温,应加强保温,不再撒水。

七、采收

蒜黄长到40cm左右时即可收割,一般在10月以及翌年2一3月份播种,播后20天即可采收;但在寒冷的12月至1月播种的,需25天才可采收。为提高产量和效益,一般只收割一刀。收割后起出蒜头,将畦内表层沙取出,运至向阳处摊晒以备再用,同时整修畦床,撒铺新沙,即可播种下茬。2月份生产最后一茬时,可收割2刀。在收割第1刀时,注意不要切伤蒜瓣,割后放水即可。收割后的蒜黄趁中午光照强时晾晒约30分钟,待变成金黄色时,即可捆装上市。

,